汉元1836_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 (第2/2页)

若非主公救济,只怕早已成了孤魂野鬼,此恩岂能不报。”

    “况且正如在下此前所说,夫天下将乱,必有待能者救之,苏某螟蛉之智,若不附于骥尾,如何偷生于乱世,还请主公勿要再言。”

    刘锡命一脸感动,他上前一步将苏谨扶起,“君不负我,我不负君,此事是我错了。”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都畅快大笑起来,只看得屋里的潘虎头等几人神晕目眩。

    这时门外一个人走了进来,正是随军一起的医师梁俊,刘锡命和苏谨赶忙给他让开一条路来。

    梁俊只看了一眼便知道谁是病人,他也不嫌弃潘虎头身上肮脏,径直上手小心将他腿上的破裤子揭开。

    “还好”,梁俊看了半响开口道,“不知道是谁给他上了夹子,骨头总算是愈合的差不多了,只是这外面的伤口需要再处理处理,将养一段时日也就好了。”

    潘虎头一脸惊疑地看向梁俊。

    “怎么?你不信?”

    梁俊一抬头瞧见他这模样不由笑道。

    潘虎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一旁的破褥子,“俺看这个样子还以为要瘸了呢。”

    “以前可能会,现在不会了”,梁俊转头看了看刘锡命和苏谨,转头冲他笑道:“谁让你碰上我家少爷了呢。”

    “哈哈哈”,屋里几个亲卫又是一阵偷笑。

    刘锡命想起一件事来,他看了看李彪。

    “既然没有大碍,那就拿副担架和几间厚一点儿的衣裳过来,让虎头带咱们去苏太公墓上祭拜。”

    “喏”

    苏谨看向刘锡命的眼神有些湿润。

    寒风之中,亲卫们抬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潘虎头绕到村子后方一处破败的墓地处。

    这里还能看的出苏家往日的气派,但是有几个墓地上面的土壤似乎和旁边的有些不对。

    潘虎头走到这儿,看向苏谨的目光充满了歉然。

    “老爷,这几年兵荒马乱的,小的没用,没能看住太老爷们的阴宅,有好几波乱兵前来掘墓。”

    苏谨嘴唇发白,浑身止不住地哆嗦。

    刘锡命走在他身边拍了拍他后背将他安抚住。

    “这不怪你,势单力孤的能保住性命便不错了,这些土都是你培回去的吗?”

    见潘虎头点头,刘锡命看向苏谨感叹道:“有此忠仆,可见苏家积德之深。”

    “就是这儿”,潘虎头坐在担架上仔细辨认了一下,给苏谨指出了一个地方。

    苏谨扑通一下冲过去磕头便拜,凄厉的哭喊声响彻荒野。

    祭拜完苏老太公,苏谨精气神总算恢复了一些,刘锡命便让他带着自己等人在村子附近仔细转一转。

    只见魏家村依山傍水,北面和西面是大山,南面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东边尽是平原,确实是一块殖产兴业的好地方。

    苏谨回到熟悉的地方,说起地理掌故也是头头是道。

    “主公请看,魏家村东南二十里便是洋县,往东十里就是傥骆道,傥骆道不及褒斜道平坦,但若是做突袭之用,却更有奇效……”

    刘锡命站在村子后山上静静听苏谨讲解,他心中主意已定。

    留下邵德容带着二营的士兵在魏家村就地驻扎并且为村民提供粮食充饥,刘锡命和苏谨带着亲卫团直奔洋县而去。

    亲卫团只有五百来人,通过分批进入的方式,顺顺利利地便进了县城。

    苏谨并没有直接去县衙询问自己的事情,而是让人先去自己以前在县城中的几个同窗家中打探一二。

    一打听才发现,原来真如潘虎头所说,县里是按亡没人口向陕西学政衙门上报。

    几番消息核对之后,苏谨总算放下心来。

    仗着有刘锡命撑腰,在联络了几个友人见面之后,伴随着全城广发邀请宴饮的帖子,苏谨没死的消息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洋县城里冒了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