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我滴哥哦,你终于称帝了 (第1/1页)
曹丕南征有着多重目的,唯一不太重要的目的,反而变成了孙权。 这点孙权自然也清楚,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乖乖认怂。 孙权刚刚吞下了荆州,使江东的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野心不是一般地膨胀。 再加上他有长江天险,打水仗可是他们江东的拿手好戏,曹cao亲自来都讨不到半点好处,更不要说是你了! 来吧曹丕!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然而,等这仗真的打起来后,孙权才发现问题有些大发了。 以前南荆州是在刘备手里,孙权只需要重点防守巢湖一带就可以挡住曹cao,然而现在他一口吃掉了荆州,整个长江中下游几乎都变成了需要防守的地方。 曹丕带来的年轻将领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兵分三路来攻,孙权左支右绌,扛不住了。 而且现在的刘备是敌非友,正蹲在益州红着眼找机会打算捅他一刀。 一个弄不好,他孙权差不多也该玩完了。 毫不犹豫地,孙权立即派出使者向曹丕称臣求和。 文书中,孙权以一向谦卑而略显滑稽的外交措辞表达了求和的美好愿望,并且还带来了极为丰厚的贡品:大珍珠一百筐、黄金接近一吨、公母大象一对、会说话的鹦鹉一批,以及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珍玩上千种,大船都装不下。 除此之外,还把之前被关羽俘虏,后来转交到孙权手中的于禁一同送了回来。 孙权的诚意很足,你曹丕不就是想风风光光地赢一场吗?行没问题,诚意我给了,但如果你要是还想接着死磕,我也不介意和你来个两败俱伤! 曹丕很高兴,此次南征的目的差不多都达到了,再留下去也没什么好处,那就回家吧。 回家的途中,还意外收获了刘备那边投诚而来的重要将领孟达。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人,后来归顺了刘备,在樊城之战时对关羽按兵不救,导致关羽败亡身死,他心里实在有些惶恐不安,生怕刘备哪天就找机会把他的头拿下来挂城墙上,一直想找机会投奔孙权或者曹丕。 此次曹丕南征成功,他也不再犹豫,带着四千部曲就来投奔了。 曹丕乐开了花,给孟达封了一大堆的头衔不说,还命令他去镇守新城边疆。 八月,大军回师的途中路过老家谯县,曹丕大摆宴席,还特意把和囚犯没两样的曹植叫来写了块碑文,称“四绝碑”。 一绝,才高八斗曹植写碑文;二绝,篆书无双钟繇写碑额;三绝,八分书第一梁鹄抄碑文;四绝,最有权势的曹丕。 这第四绝,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曹丕心底的欲望——称帝! “等子脩这次南征回来,差不多就该着手准备称帝了。” 邺城的宫殿中,被刻意留下来的江晓和甄宓在湖边并肩而行,二人身后不远,是寸步不离的曹叡。 “嗯……”甄宓低低应了一声,似乎有什么心事。 “就要做皇后了,还不开心吗?”江晓看向甄宓笑道。 “郭奉孝,你信不信我呼你一脸?”甄宓瞪了江晓一眼。 “母亲我来!让我来!”后面的曹叡兴奋得蠢蠢欲动,不过被江晓瞥了一眼,就又缩了回去。 “行吧,你不想听那我也就不说了……” 甄宓没有回应,两人之间突然又沉默了下来,然而这种沉默并没有持续多久,江晓便忍不住再一次开口。 “你这十多年变了很多。”江晓发自内心地说道。 她记忆中的甄宓,和现在这个甄宓完全不同。 “说得好像你就没变一样……”甄宓反驳了一句,她心情似乎确实不好。 “是啊,人都是会变的,但有些东西,其实是不会变的,比如我和你。”江晓感慨了一声,再次扭头看向甄宓。 “哼,你总是在故意逗我开心。”甄宓忍不住笑了,白了江晓一眼。 “我总不能逗你哭吧?” “行了,我回去做饭给你吃吧,再让你这么说下去,指不定还要说出什么奇奇怪怪的话。” 甄宓的心情似乎好转了很多,拉着江晓快步走了。 “大才女,你当初坐我身上说的那些话,我现在可还都记得呢,让我想想哈,好像是我一直都很喜……” “你闭嘴!叡儿还在后面呢!” 江晓的话被甄宓无情打断,这让在后面尖着耳朵偷听的曹叡大失所望。 唉,母亲的八卦就这么没了…… “……” 大军终于返回邺城,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它理所当然的方向按部就班着。 首先,是从汉中张鲁那边投降过来的李伏,敢为天下人先地跳了出来,上书请求曹丕称帝。 曹丕拒绝,但却把这份上书给公开了。 第二次,是陈群联合众人,追溯了汉末以来天下大乱的历史,以汉朝失德为由,请求曹丕称帝。 曹丕拒绝,自称没有资格。 第三次,是一个叫许芝的文人,他引用了易传、春秋大传、京房易传、春秋佐助期等等众多典籍,结合了比较学、神秘学、预测学、文字学甚至是猜谜语的研究方法,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向曹丕证明——你就是真命天子! 曹丕接着拒绝,自称无德。 第四次,司马懿联合众人上书。 曹丕还是拒绝,并暗示了一位这场戏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刘协。 直到现在,一直冷眼旁观的刘协终于有所表示。 在皇帝的这个位置上,刘协至今已经坐了二十多年,这些年来他作为一个“跑龙套”,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主角”,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非人虐待。 他宠爱的董贵妃,怀着身孕在他面前被绞死了;他的伏皇后,被揪着头发拖到狱中,死因至今不明;他的两个儿子,被灌饱了毒酒,死得惨不忍睹…… 做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估计也没谁了…… 刘协早就不想干了,毫不犹豫的,他发了第一道诏书。 曹丕拒绝,表示如果刘协要强迫他做皇帝的话,他就要跳东海自杀。 刘协心里恨到吐血,但仍然发了第二道诏书。 曹丕还是拒绝,隐晦地表示自己想辞让三次。 刘协摸着隐隐作痛的心口,咬着牙下了第三道诏书。 曹丕最后一次拒绝,“三让”结束,朝中劝进的热情高涨到极致。 刘协此刻已经恨到无语了,面无表情地下了第四道诏书。 这回,曹丕终于很“无奈”地“勉强”答应了:挑个好日子吧。 立刻就有人跳了出来:巧了,明天就是好日子。 延康元年,曹丕终于接受汉帝禅让,即位称帝,国号魏。 改元,黄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