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山河洗脉(二) (第1/2页)
图中河谷最下方一处关口应是指尾闾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水火之际。 文字中说“尾闾xue乃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系人生死岸头,仙家之生死窟也。” 壁画中在河谷之处尾闾关外,有两人同踩水车,将河谷中的水汲到永乐涧中,贯通于五脏六腑,又绘有烈火与阴阳团,正是道出尾闾的重要作用。 经由文字说明,宋翊才看出吕祖对内功的修炼和认知非常独到深刻,能将山水划入其中,通明万物,阴阳同人身一理,不愧为一代道祖。 但这文字图画,翻来覆去也不过是在说修炼小周天的道理,即便认识得再清晰透彻也不过尔尔,与脱胎换骨、重铸真元差着万里之遥。 宋翊耐着性子向下看去,旁边一篇文字却是令人触目惊心,是吕祖由山水图继续穷究深思,推演出的一些理论。 “修真者应以修内丹为上,既以自身为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意念导之而结丹药者。 丹者似宝珠者也,言天一真水藏于胆,阴阳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状如露一颗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 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此气交也,因而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 这一段是说修炼形成内丹的道理,比照内功修炼,本质上也差不许多,细心向下查看,却是修炼之法。 文字上说,“皆云:心藏神,神即火,降丹之法唯有每日子时封舌下二窍,闭住气息逼迫胆中生气逆行向上与心神结合。 心神得气,育之以真火生方可生丹。然初练者精气不足神气不交,性光不凝,虽勤练日久不得降丹。殊不知,人之初生丹田气海便孕有真元,乃先天元阳之气。 然行动坐卧间阴气入体杂陈于真元之中,阴阳二气交杂经年累月难以尽除,因此肾之阴水心之阳火,皆非真阴纯阳。 唯将先天真元散尽,煦养真火,则心火之光感于下,继而丹从心络流下,丹之转归于肾,肾水之液交于上以养真水,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大和,安内丹于气海。如此,内丹真元于一处,大道可成。” 这段文字的意思便是,人心乃是一团纯阳之火,按照一般的方法来说,修炼内丹便是在每天的子时打坐运功,封住舌下两窍从而闭住气息,迫使胆中生出气息并且逆行向上与心中阳火结合,阳火得气,不断烧炼便形成内丹。 按图索翼,之前那副山水图上所刻画的两肾生出的阴水,随着冲沟逆行向上藏于胆中,而通过闭气迫出的胆气便是肾水。 肾水逆行向上,于心火相交,便是前文所说的心火肾水交媾,气交生丹。 接下来话风一转,变成吕祖自问自答道:“即然如此简单,为何很多人照此方法修炼了很久却气息不能相交无法生出内丹呢? 因为修炼之人不知道,人本是一团纯正的先天阳气,出生之后阳气荟聚于气海之中凝成真元。随着人出生之后不断呼吸,不断在世间行走,便有天地间的阴气进入体内,驻留于真元之中。 时间一长,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修炼都不能将阴气剔除干净,难以恢复先天的纯阳之体。 因此,在修炼内丹之时,本为纯阴的肾水却始终带有阳气,本是纯阳的心火却带有阴气,以此等不纯的气息怎么练出内丹呢? 如此说来,那幅山水图,只是一种以人出生之时的纯阳状态进行修炼的假想,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除非自打一落生便开始修炼,始终保持纯阳之体。可那有怎么可能呢?如此说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将现在的真元散去,再在心中煦养真火,肾也养出真水,水火相济炼出内丹,将内丹落于气海之中,即是内丹又是真元。” 宋翊皱着眉头,细细品味这篇文字。倒不是因为他看不懂,只是这里有重要的一环他想不通。 按理说,这上面讲的内容结合之前的图文,确实在理。但是这真元一道散尽,呼吸都不能够,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