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五章 资金中介 (第2/2页)
信集团现在估值太高了。 方总你这样,让我有些怀疑睿信集团做好企业征信市场的决心了。” “既然选择做B端市场,我觉得就不应该留恋C端市场。 所以说,资金渠道还是得掌握在自己手上才安心。” 在中国听说过几家银行破产?很少吧! 收益率都不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 不要怀疑,这个可能相当大。中国的银行,算得上是世界上运营最保守的银行。 万一一纸令下来,机构资金被限制了怎么办? 方雨涵笑道:“谁知道以后的金融监管政策会是什么动向啊? P2P资金比起机构资金,确实成本太高了,就连妙分期都已经渐渐中止了跟P2P的合作,开始拿银行、信托的钱去放贷了。 “助贷”模式确实开始兴起了,连郑炜这个外行人都知道接入银行资金没太大难度。 郑炜接话道,“简单啊,银行、信托、消费金融等机构都可以对接资金,而且成本比P2P更便宜。” “分割……是不可能分割的,分割了,以后兴隆贷放款资金从哪来?” 青木的本硕,系学生会主席,研究生团高官,京大的博士,千度创新发展部总经理…… 厉害不厉害,从大学开始的履历就可以看出一二。 郑炜这人她听别人提起过,滑似鬼,这是是他千度同事给他的评语。 估值越低,风投机构入股就越划算,将来投资回报率也越高。 分割瑞民理财后,光凭借微众税银和兴隆贷,估值可能10亿人民币都达不到。 方雨涵看了眼郑炜,这算盘打得不是一般的精啊! “业务还是得专注一点才能做得更精、更好!” “瑞民理财体量这么大,上市完全可以。” “我觉得郑总这主意不错,完全可以考虑啊!” 北极光创投的合伙人郑炜的提议,得到了其他投资人的一致支持。 这可以大大加强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以后人家一提睿信集团,就知道是做企业征信、企业金融的,而不是个人对个人的P2P金融。 公司的业务也更清晰,不会混淆概念。 把兴隆贷、微众税银等等B端业务作为融资主体。这样,管理起来也更方便。 “我觉得睿信集团可以把瑞民理财分割出去独立上市。 他们没有急着反驳,而是继续用话试探着方雨涵,以图获得更多信息,便于进行投前分析。 而且个个担任的都是合伙人、董事总经理的高位,投过的项目多了,人也老练了起来。 在场投资人都是典型的三高,“学历高”、“商高”、“智商高”。 谁会嫌钱多? 宓群觉得没这么简单,益民网金和益民贷都在消费金融领域大捞特唠,睿信集团没道理在旁边看闹啊? 张益达这么做是为什么呢?旗下一家公司布局一个细分赛道? “另外,全面进入企业金融、征信领域,也是张总在几年前就定下的战略。” 这番话是张益达对方雨涵说过的,如今她又向在场的投资人复述了一遍。 “消费金融虽好,但却是一片红海,企业金融、企业征信这一块做好了,将来的成绩也不会次于益民网金。” 这是张总的主意,还是方总你的主意啊?” 睿信倒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消费金融是最赚钱的金融业务之一,所有人都在往里钻。 虽说消费金融市场有一些踩红线的现象,但也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吧? 这番话引来了光速中国董事总经理宓群的注意,他笑道:“方总,会不会多虑了一些啊? 这相比消费金融市场,还是一片蓝海,正是睿信集团阔海扬帆的好时机。” 市场巨大,却没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 而B端的小微金融,因为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没几家公司敢干,并且干得好。 市场被这些无良商人搞下去,迟早引起社会矛盾,监管机构肯定会出手。 校园贷、砍头息,以及向各种收入不稳定的人发放高额利息的消费贷款。 方雨涵也只能尽量圆话道,“消费金融看起来花团锦簇,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注意到一些不好的苗头了。 既然看好,为何又不做直营业务呢? 事实上,龙宇的问题一针见血。 所以要想获得足够高的估值和足够多的投资,她只能硬着头皮说看好P2P业务。 二级市场投资者更喜欢看到这些,而拍手贷都恰好满足。” 其他投资人也纷纷出言附和,都表示估值太高了,接受不了。 谈判暂时中止,方雨涵向张益达汇报了一下谈判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