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McosX还原 (第1/2页)
面对CT154有些成灾的异虫,蓝国也感觉到了压力,但是大银河时代的历史中并不存在进行大规模超空间迁徙的虫群,受限于想象力,蓝国的应对方式显得有点消极,仅仅在K1建立了哨站,并派遣数个巡逻队沿CT154周边恒星系巡逻,CT154的虫群完全被交给私人武装,爱去不去。 警惕的人是有的,可惜没办法影响蓝国的上层决策,只能把CT154当成新的练级点用。 随着拥有更强作战能力的新品种隐身虫大量出现,练级的家伙们也不得不退到增温点以外,这个区域里虫子无法从外界获取足够的能量而需要自给,生物特征在各种侦查手段中会显得明显一点,起码不再是无迹可寻。 战舰上一般不会配备广域生物雷达,但是出于人道搜救等原因,是具备一定生物搜查能力的,如果目标生物特征接近人类,搜索范围会超过十万公里。由于CT154地区的初级隐身虫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蓝国“练级者”们也多少对战舰做出了一些改装,不敢说效率100%,但至少在增温点外能保证虫子不会入侵到战舰拦截火力圈内。 假如是人类舰队间的战斗,这个距离才发现敌人直接就死了,不过虫子们能维持高命中率的射程不行,在七八万公里间发现还能有转机,更近的话接站前船员们恐怕就没办法到岗了。 “练级者”们虽然对蓝国不在CT154建造星基有点意见,但是总的讲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练级场的,特别是蓝国最近对清理CT154虫群的舰队还设立了一项补贴。 虫子不像抵抗阵线的人类舰队,它们的密度高,更新频率快,找不到怪的时候往增温点内靠近就行了。缺点就是没钱赚,在有了蓝国的官方补贴后,谨慎一些倒也能维持作战成本,即使与在抵抗阵线比还是太少,却胜在来经验快的多。 三魔王在此处伪装的很巧妙。 玩家和“NPC”是对头没错,但是更多的时候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魔王们才是他们最终的敌人。如果被对手提前知道虫群就是这个纪元的魔王,那可就不好玩了。 三魔王依据小半年时间里和人类的“礼尚往来”中,推断出人类对虫群有一定的认知,这显然是大银河时代的世界背景,也就是历史中出现过或现在在某个边角里还有。另一方面人类一直没有对CT154做覆盖式毁灭攻击,也从侧面证明人类并不惧怕虫群,他们一定是曾经的胜利方。 曾经是胜利方,只要装成仅具有本能的虫群,人类很可能会进一步放松警惕!于是虫群就在有意的安排下,将增温区划成“定点怪刷新区”,人类舰队远离增温区,虫群会偶尔小批次出去送死,进来,虫群则会100%发动攻击,但是规模却被控制起来,让人类舰队“有利可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你来我往,这种策略起到了作用,双方画地而“治”。 从另一个意义来说,“练级者”们其实是不得不退出增温区,除了在增温区侦查虫子更难之外,船员也是要休息的,而虫子却不管那么多,只要在增温区那是打了一波又一波。 划地而治后,太空虫母的生长危险性降到最低,三魔王一边进行着生产太空虫母的前期准备和变异工作,另一边在数百万公里外的一颗小行星上安置了新的虫群。 新虫群和三魔王统治下的虫群不是一伙的,利用重设基因码和调制首个地面母体,新虫群不会攻击虫子,随着资源获取能力逐步提高,它们将接替现在魔王熊猫的工作,成为真正的本能虫群给外面的人类“练级”。 到了这个阶段,剩下的就是在被察觉到之前多培养几只虫母。不过在三魔王的计划中,隐形虫母出来后,不会第一时间去打击人类,而是利用太空虫母的强大生产力,到一个人类未进入的地区快速掠夺资源形成规模上的优势,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开发出一种能和人类主力舰单挑的虫子。 …… K7星系。 自嘴炮事件过去已经十天,蓝国边境军的保守让潘文不得不回到普通狩猎模式,而普通狩猎的对象也因嘴炮事件影响,越发的少了……好像自己把自己坑了。 到今天,海港号发来报告,那边的机库容纳率达到警戒线,继续增加战利品将失去对护卫舰的维修能力,也就是到回去的时间到了。 这次没像以往一样在赛格伊斯销售战利品,潘文直接带舰队回去海默星域。 虽然潘文不知道CT154的虫子如何了,但是MR241被全面占领已经是既成事实,赛格伊斯处境只有越来越坏,海默星D21卫星相关开发设施必须成为安全补给港,他才有资本和玩家们继续周旋。 二十多天狩猎的战利品被潘文支援了D21建设,由于卡瑞达的关系,黄金号和海港号没有进入海默星警戒范围,运输借了几艘货船由自己的船员完成。 为避免股权变更和造成股东们其他不满,这批战利品的支援按评估折半价后被算成无息借贷,之后将以每月一千星币的速度用几年时间回到潘文口袋里。 完成战利品交割后,卡瑞达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