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罗浮大仙 (第1/2页)
凌云收起法力,那道云中的青光长河一滚一卷,重新化作人形,没了凌云的法力支撑,天上的**霎时间云收雨歇。 凌云刚才化为青光,沟通天地间的大法,施展法术降下雨水,其实并没有消耗多少的法力。 当凌云从天上飘然降落,地上的百姓望着他又是好一通叩拜。 全然不顾地面上积满的雨水:“多谢仙师施法普降甘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随着百姓的叩拜,一道无形的灵光从冥冥中降落到凌云的本体身上。 灵光加持在凌云的身上,凌云觉得心中一清,神念前所未有的清明。 而且随着百姓的叩拜,冥冥中一股白色的奇怪元力落入凌云的识海中。 突然有一股陌生的元力出现在识海中,凌云小心地探出一道神识,慢慢地接近那股陌生的元力。 神识接触到这股元力,一股杂乱的念头冲入凌云的识海中:“祈求仙师保佑我们全家安康!” “求仙师保佑今年有个好收成!” “求仙师保佑我能今年能生个大胖小子”…… 凌云忽然明白了,原来这是自己救助的这些百姓对自己产生了信仰,所以才会出现这么一股元力。 而这元力也不是什么天地间诞生的元气,而是这些百姓对自己的信仰产生的信仰之力,也叫香火,或者叫愿力也可以。 只是这些愿力中夹杂着大量的杂念,普通的修士无人敢于利用这种愿力修炼,所以那些修士却是无人在人间传教。 看着识海中一丝丝增多的愿力,凌云心中不禁惊喜异常,这信仰之力对于不会运用的人来说与毒药无异,但是对于凌云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 因为,他所掠夺的其中一部天书中,就有一种非常偏门的道法,就是利用这些信仰之力,或者愿力进行修炼的法门。 而且如果处理的好的话,这些信仰之力就是源源不断的功德。 上面说到那功德是生灵心中的一点性灵之光流转,加持到接受人的身上,而怎样才能得到这性灵之光呢,就是做善事,让人们感激你,称念你的名。 这就是功德的来历。当然,普通的愿力并不是功德,而是经过特殊方法处理之后愿力才是功德。 凌云且不管这些愿力,从天上落地,伸手一拂,地上众人尽数被托起,淡淡地说道:“诸位请起!” 所有人站起身来,当先的一位官员想第二元神一众说道:“多谢大仙行法降雨,解救了这一地无数的黎民百姓!” “诸位不必多礼,我此行正好碰上了,就为你们解决此事!” 当先的那位官员又是一拜:“只是下官还有一事请求大仙!” “说罢!” “大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仙虽然施法降雨,可是如果天公不作美,如果大仙走后,这又不降雨,可如何是好?” 凌云闻言,不禁沉吟不语,那官员大气也不敢出,小心地看着上仙。 凌云想了一阵,想出一法,遂说道:“我这有一法,我在这布下聚水大阵,可聚天地四方水汽,只要此阵布成,可保此地永无旱情!” 那官员闻言大喜,急忙向着凌云拜倒:“请大仙布成大阵保我黎民百姓!” 接着,百姓又是一阵叩拜和感谢。 凌云飞身到高空,看着下方的的大地,看了看四周的山势和地脉,伸手连连比划。 伸指虚点,一道道青光随着凌云手指点画,没入下方的大地。 这聚水大阵简单无比,根本不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在大地中布下大阵节点,然后借用地脉运转之力就可以使得大阵运转。 而且这聚水大阵的节点勾连了地下的水系,以后就会形成一眼眼的泉水,可谓是造福一方了。 凌云布置完聚水大阵,打算向百姓告辞,忽然人群中有一人越众而出。 想凌云躬身道:“仙师,我们欲为仙师塑祠建庙,供奉香火,不知仙师肯纡尊降贵,指点我们塑造金身!” 凌云闻言心中一动,看着眼前的这人,忽然伸手一指点出,一点白光没入眼前之人的识海。 凌云施展法术以信仰愿力点化,以后这人就是为凌云建庙的庙祝了。 这人受了凌云点化,却是懵懂不知,以后才渐渐的显露出其中的玄妙。 凌云随手一指地面,从地面上升起一尊石像,正是凌云的模样,随即带着弟子架起虹光冲天而起。 因为一场旱灾的消失,所以一时之间在这件消息传开之后,立刻就是举国同庆。 就连当今大清朝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是欣喜异常,直接就搬下了诏书——天下大赦。 这一个消息让所有的人神经都是为之一振,其中最为高兴地,就莫过于那些在监牢当中等待着斩首的犯人们了。 一道诏书,就相当于给了他们第二次重生的机会啊。 他们甚至有些人都以为真的要死了呢。 不过随着这件事情的传开,同时意见附加消息也是引起了一场大的震动,那就是口耳相传这件旱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