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黎华的方案(6K更新~) (第2/3页)
外国的唱片公司参加。一衣带水的RB是世界上唱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把RB的音乐人邀请过来,把我们的比赛传播过去,文华公司也可以在这往来的交流中,肩负重要的责任。” 黎华说得义正辞严,毕文谦却仿佛从她话音的背后,听出了三个字。 渠道商。 或许,她还只是有着一个朦胧的想法。 但这不是问题。历史进程会让利益驱动步伐。 问题是,别人真的会来吗?不,如果以音乐人的个人身份,来是肯定会来的。即使是唯利是图的人……哦不,应该说这样的人反而比较好办,钱到位,人到位而已。可是,RB唱片协会呢? 资本家可以为了利益怒怼自家政府。但现在是80年代,冷战的80年代。 这,就不是在商言商就能决定的了。 一圈想下来,毕文谦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黎华会首先去提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的事情。 “好吧……我只能祝愿你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了。” “说什么呢!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那我换个说法:祝你跟那帮孙子,不仅玩儿得起,而且玩儿得赢。” 黎华哼哼起来:“越说越不着调了。不过,你的意思,我懂。不就是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嘛!” 那朝气的声音,染得毕文谦的心情也明亮了许多。 “那么,其他的事情呢?” “其他,跟你一起去爱尔兰的乐手们,护照都已经办好了,等签证落实了,就会飞香港和你汇合。我这边事情很多,但大多数不必在现在分你的心。非要说的话……”黎华思考了一小会儿,“再说两个事情吧!” 毕文谦腮帮子贴着听筒,微微点头:“你说。” “一个,就是你之前在电话里和王京云、刘三剑他们说的事情。这不比你以前很多时候说的内容,虽然很有条理,但比较敏感。我们已经向首长们上报了。无论是否采纳你的构想,要做这个决定,都会是艰难的抉择,也许会在很长时间里看上去石沉大海也说不定。” “石沉大海?那不是必然的吗?”毕文谦理所当然地说,“我倒觉得,这事情,无论怎么做,在公共场合,都只能做,不能说。” 听到这话,黎华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文谦啊文谦……你知道首长要我做什么吗?他们要我代为向你提一个要求。要求你关于这件事情,在公共场合,再也不要提了。” 毕文谦也不禁莞尔。 “那么,最后一件事情呢?” “嗯……”黎华似乎又思考了一下,“文谦,我先说说张静林的事情吧!” “她怎么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当初在RB拍电视剧,不是请教了陈老爷子吗?” 毕文谦记得很清楚:“是啊!人家还不愿意收学费呢!寄过来寄过去的,人家儿子跑来把钱塞到了万鹏手里。是你回来之后亲自过去,人家才收的。” “后来,他儿子要拍电影,到我们这儿来拉投资。本着投桃报李的心思,我就同意了。还让他在公司里选角儿。结果,张静林就去了,演了女一号。” 纳尼? “怎么一直没和我说?” “你不是一直在忙吗?人家那电影,拢共也不到三十万的成本,也和音乐没多大关系,自然犯不着专门和你说了。” “那现在……” “现在,电影早拍完了,也上映了。很受群众欢迎。问题不在这块儿。”黎华又慢慢解释起来,“他们拍的是一个系列电影,父子系列。这是第二部了。第一部,因为投资方想要中途修改剧本儿走向,结果谈崩了,人家拍了一半撤资了。最后,还是陈老爷子跑到电影局拍了桌子,电影局才出面,由中影公司收购了电影。结果,那电影就成了中国第一部没有厂标的电影。” “这个……我倒能理解。” 统购统销的制度,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闹出不靠谱的诡异幺蛾子,并不奇怪。 “无论如何,拍桌子总不是得意的事情。陈老爷子他儿子,从八一厂转业了。那次他把我的学费亲自送公司里来,那时候,他还和老爷子挤在一起住。他想拍第二部,摄制组那些统筹工作,他们父子一起在做,但有了前车之鉴,始终担心投资商拍到一半指手划脚,结果,就找到了我们文华。因着陈老爷子的关系,我让陆衍了解了一下。结果,除了钱的问题,还有别的,简直让人莫名其妙。” 听到这儿,毕文谦的兴趣来了:“怎么了?” “老爷子他们父子拍的是喜剧片,小人物的喜剧。人民群众很喜欢。结果,那些业内的专家倒好,说他的表演是装出来的,说他低俗。现在,国内的电影界有一种风气,拍电影赔钱了,没人在意,说那是为了艺术;拍电影赚钱了,倒有人跳出来批评了。电影,我专门看了,从头到尾,里里外外,我看不出哪儿低俗了!”越说,黎华越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了,“统购统销的目的,是给艺术工作者宽松的创作环境,可不是为了任由他们脱离群众!” 听着话音,黎华很生气,后果大概很严重。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让陆衍划账投资了。而且和电影局商议了,把这部电影作为改革的尝试,不需要他们统购统销,文华公司自负盈亏。我也不要电影院花钱买拷贝,由各地公安部门牵头负责,电影票的收入,电影院和公安部门一共拿50%,指导意见是电影院拿40%,公安部门拿10%,具体的微调由地方自行研究决定。另一半,中影公司拿10%并代为缴税,我们文华公司拿40%,因为我们保证不干涉电影的拍摄,所以老爷子他们决定这一次不参与分成。随着张静林在流行音乐联赛里的表现,电影上映之后,看的人比第一部更多,几个月下来,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总收入接近一千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