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8章 大汗肯定忍不了吗? (第2/2页)
成吉思汗不服,忽必烈不服,朱元璋不服,朱棣也不服。 本朝太祖的沁园春不也写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云云--太祖点评历代帝王,唐太宗以下,至少有赵匡胤和成吉思汗--太祖可没说什么“清宗宋祖”,可见黄台吉还排不上号。 历代大一统的王朝,太祖太宗没有基本完成国家统一的,貌似也只有螨清了。 故而黄台吉怎么说也不可能在历代帝王中排位很靠前,是吧? 你若有本事,崇祯那么“弱智”,明朝已经稀烂了,你还灭不了他? 别说火器大炮,最后一次明清决战--松山之战的时候,清军的火器和大炮已经超过明军了…… 沈阳皇宫中的大政殿,乃是相当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存在--朝议之所嘛。 大政殿是野猪皮奴儿哈赤所建,为八角重檐钻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这些与紫禁城太和殿都有几分相似。 不过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以及殿内的梵文横梁,又具有女真原始的萨满教色彩。 可以说这大政殿的建筑风格有点是“满汉全席”的味道,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在此显现无遗。 黄台吉此刻高座在大政殿的龙椅之上,扫视着殿内众人。 这是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出席的人很多,几乎金国所有重要人物全都到齐了。各贝勒、王公大臣、将领,挤满了整座大殿。而最让人不解的是,孔有德的座次却被排在很前面,使得第一次在金国参与重要军议的孔有德产生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黄台吉也不管众贝勒有些难看的神色,他心知肚明,自己对明国“降将”太好了,已经有不少女真的王公大臣私下议论纷纷。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最近自己迷上了范先生不知从哪搞来的一本兵书,虽说有些看不太懂,故事性完全不如-- 似乎里面说什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挺牛逼,挺有内涵,挺合自己心意…… 也不知这书是不是诸葛孔明写的,亦或者是周瑜?唔,周公瑾心胸狭窄,定然写不出这等绝世好书! 难道是司马懿? 司马懿挺对自己路子,诸葛亮能力是有,就是太愚忠了,为自己所不齿…… 一时间黄台吉思绪飘得有些远了,殿下众人自然也不敢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等着。 好半晌过后,黄台吉终于恢复了常态,开口道:“众爱卿且说说看,眼下金国的三个用兵方向,明国、朝鲜、察哈尔的林丹汗,哪一处应该先用兵?” 黄台吉虽然用这种征询的口吻说话,其实他私下早就和范文程议定要远征明国了。只是现在八旗需要统一思想,故而才有此会议。 黄台吉的话刚刚落地,果不其然,他的堂弟济尔哈朗第一个说话了。 “陛下,欲征服明国,必先征服蒙古!眼下蒙古诸部落都臣服于我大金国,唯有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那老匹夫还负隅顽抗!本贝勒建议大汗攻打林丹汗!” 从奴儿哈赤时代起,金国与蒙古各部落的态度就开始亲近起来,包括黄台吉的福晋、侧福晋都是蒙古人--唔,顺带一提,黄台吉的侧福晋叫布尔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 眼下蒙古部落只有察哈尔不服金国,而且要命的是林丹汗还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虽说现在实力不济,不过号召力可是相当惊人的--毕竟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中,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济尔哈朗这话一落地,女真各贝勒、王公大臣们一片附和之声! 就在此时,多尔衮上前几步,朗声道:“启禀大汗!察哈尔部与科而沁部乃是宿敌,臣建议大汗亲征察哈尔,取下林丹汗的狗头!” 多尔衮这话一说出来,众大臣们都面面相觑,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黄台吉。 是啊,黄台吉的福晋、侧福晋都是科而沁部的公主,这尼玛女主子娘家的死敌,大汗肯定忍不了吧? 多尔衮心中微微有些激动,不过还是识趣地退到刚才的位置-- 布尔布泰,你知道吗?我目前虽然只是和硕额真,但也是正白旗旗主呢! 现在我向大汗提议,首先攻打你娘家的死敌,察哈尔部…… 多尔衮脸庞微微有些发烫,低下头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