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殿试 (第1/2页)
大明崇祯五年,八月初八。 天还没亮,赶赴礼部衙门待考的贡士们便被告知,今日殿试与传胪大典同日举行。 殿试也就是皇上亲自主持考试,这不必多言。 然而这传胪大典,也就是考中以后的进士们接受皇上的召见,俗称‘金殿传胪‘大礼的,一般是殿试结束后两天才举行。 这相当于一个荣誉仪式,甚至比殿试本身还要光鲜热闹。 皇上竟然将这个仪式安排在殿试之后,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难道皇上对今次恩科已经失去兴趣了,连仪式都要缩减了吗? 大伙儿低声议论着此事,各种小道消息四处乱飞。 张力并没有参与众人的‘窃窃私语‘,而是静静地看着一个人-- 略微显得有些紧张的‘叶天成‘。 徐静萍感觉到张力在看自己,不由得低下头去。自己可不敢与张力对视,等会‘小脸一红‘,可不就露陷了么…… 卯时,也就是后世清晨六七点钟的时刻,张力、徐静萍等一众应考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往紫禁城徐徐走去。 街道两旁早已水泄不通,百姓们都起了一个大早,伸长了脖子想一睹考生们的风采! 这些考生中间,今日便会产生状元、榜眼、探花…… ‘叶天成‘走在第一位,他是今科会元,自然是排在第一的。 而张力则是走在队伍中间,每个考生都表情严肃,毕竟马上要面对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殿试。 当天安门--啊,不,现在大明朝应该叫做承天门--出现在张力眼前的时候,张力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 只见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上横跨着七座石桥,这与后世自己参观故宫时所见一般无二。 后世自己可以随意在桥上行走,可现在却不行! 张力跟着礼部带队的官员,走的是最靠外侧的一座桥。 张力知道。这七座桥的中桥正对天安门的中门,叫御路桥。 张力瞥了一眼,那中桥最宽大,雕龙修饰。确实是供皇帝专用的。 而中桥两旁桥名‘王公桥‘,为宗室王公行走。 最外侧的两桥称‘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由于是恩科殿试,皇上特许天子门生们走最外侧的‘品级桥‘,从承天门正门进入皇宫。这实在是天大的恩典了。 若如自己考中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那么今日出紫禁城的时候,自己可以享受走一次‘御路桥‘的待遇…… 一时间,张力不由得心驰神往起来! 成与不成,便在今日! 应试的队伍已经穿过了承天门,依次映入张力眼帘的便是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而殿试的地点,就是最里面的保和殿。 从侧面匆匆经过太和殿、中和殿之后,保和殿便出现在了张力眼前。 此刻这里戒备森严,礼部官员领着应试考生们从侧门走了进去。 考生们一时间都有些目眩神迷。然而后世参观过故宫的张力却只匆匆一瞥之后,便收敛起了心思。 张力的眼睛注意到了保和殿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皇帝似乎精神不佳,虽说强撑起了腰杆,却显得有气无力。 直视皇上可是大不敬之罪,所以张力也只能匆匆一瞥,便收住了目光。 沉着,冷静,张力不停的反复提醒着自己。 考会试的时候,自己是科场睡仙;考殿试的时候。自己是什么呢? 张力一想到自己心中的满盘计划,不由得乐了。 就在此时,保和殿内礼部官员开始了唱名。 唱名也就是点名,点到一人。则那人出列,由专门的人员验明正身。 虽说是验明正身,也就是大概看看相貌而已。明显这里也不可能脱衣服检查什么的,毕竟是在皇宫之中,故而张力并不担心‘叶天成‘会露出什么端倪。 果然,第一个点的就是‘叶天成‘。徐静萍出班应诺之后,那官儿匆匆一瞥便示意他通过了审查。 这下张力的心更是放到了肚子里,不多时点到了自己的名字,张力也是有模有样地出班接受审查。 唱名结束以后,张力便由一名小内侍引到属于自己的小案几前。 自己来之前已经知道,殿试考生是不能携带任何东西的。 笔墨纸砚都由礼部提供,很快这些东西就分发了下来--这个过程叫做‘散卷‘。 张力瞥了一眼卷子,那试题缝在一个黄色的大纸袋中,约摸是后世四开纸大小--大概相当于后世常见的A4纸的四倍大小,也算是相当大了。 散卷完成以后,礼部官员带头,张力跟着其他应试考生们山呼万岁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