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逢不相识 (第2/2页)
有暗桩全部行动起来吧,以防对手突然难,至于此次战台赛,尽量平稳一些,莫要再起波澜!”老者有些无奈的说道。 “弟子办事不利,请师尊处罚!”叶落尘愧疚道。 “此事不能怪你,只能说对手太过狡猾,掀起这么多暗涌,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不过,只要多加防备,应该无碍,我天云宗屹立千年,雄霸一方,绝不会因为一些暗中的手段而有所动摇,你放心去做就是了!”老者神情平淡。 “弟子明白!”叶落尘恭敬道。 老者点点头,飘然离去,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湖,犹豫片刻,轻轻敲响了挂在一旁的银铃…… “弟子观云峰杨辰,见过邱长老。”看着邱少阳的步伐似乎又要跟上皇甫长阳,杨天连忙走上前去,面露恭敬道。 “哦,你有何事?!”邱少阳有些不耐烦,他与天云宗几位长老约好论道,急于前往。 “战台赛还有三天才会开始,弟子听闻四海商会天云城分部今夜将举行拍卖会,有心参加,还请长老恩准!”杨天说完,从空灵戒中取出一株紫金藤,恭敬地递给了过去。 见杨天如此识趣,邱少阳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挥手收起紫金藤,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然后跨步离开。 看着邱少阳的背影,杨天收敛笑容,取出巨鹰傀儡,冲天而起,等临近天云城的时候,瞬间改变面貌,进入一个破落的院落中。 “参见少主!”一直守候在院落中的血影,见杨天到来,神情激动,连忙从阴影中现身,单膝跪拜。 “半年不见,已达破凡九重天,不错,不枉费本少对你的看中和栽培,虎团长何在?让他来见我。”杨天坐在大厅主位,淡淡道。 半个月前,在杨龙杨虎的坚持下,杨天无奈同意,由杨虎带着血影小队进驻天云城,打探消息,而他则进入天云宗内部,两人相互扶持印证,以确保安全和消息准确。 七年前,杨天极少离开过盘龙镇,而这七年中,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拼命修炼,即便创建了天辰猎灵团,但由于根基薄弱,根本没有能力大规模的侦查各个地方的消息。 因此,对天云宗内部的事情知之甚少,在这陌生的天云城内,犹如夜行者,只能默默潜行,不敢稍露风声,以免引来仇敌的注意。 不多时,已经改换面貌的杨虎悄然来到院落,看着端坐在主位上的杨天,神情激动道:“少主,昨天我买通了一个四海商会的小厮,从他那里得知,赵兴族今晚将参加四海商会的拍卖会,已经包下了四十号包厢。” 杨天点点头,取出一枚令牌,开口道:“这是四海商会的贵宾令牌,你持此令牌,将四十一号包厢包下,晚上与我一道,前去观察。” 送走杨虎后,杨天询问了一些猎灵团的近况,以及血影小队的训练情况。 虽然血影小队只有三十六人,但无一例外,均是精英中的精英,短短数年,在充足资源的供给下,平均修为已达破凡八重天,三十六天罡剑阵施展起来,连伤势已经痊愈大半的冯空都未能幸免于难。 杨天相信,假以时日,等这些精锐彻底成长起来,定会成为猎灵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将成为他留在猎灵团的眼睛。 夜幕降下,大地被黑暗笼罩,天云城却是华灯璀璨,阁楼商铺,花船金鳞,雕梁画栋,将喧闹与精美结合在一起,宛若胜境。 杨天走在街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由得想起了盘龙镇的热闹,虽然无法与天云城相比,但在他的记忆中,却固执的把它想象成同样的繁华。 进入四海商会后,杨天找到了一个管事,将贵宾令牌拿出,开口笑道:“本少有一批宝器灵药,想要卖给贵商会,不知管事有没有时间?” 管事微微皱眉,拍卖会马上就要开始,事情繁杂,一个灵海境初期武者的货物,还不值得他亲自出手,于是,随手招来一个小厮,简单吩咐两句,转身离开。 杨天见此,也不生气,来到一间密室,挥手取出两百余件宝器和数百株灵药,抿了一口灵茶,等着那位小厮进行估价。 少年小厮看到一堆宝器和灵药,微微一怔,深吸一口气,仔细地进行分类评估,专注认真。 “共有黄阶上品宝器一百一十三件,黄阶极品宝器九十七件,黄阶上品灵药三十二株,黄阶极品灵药二十五株,玄阶下品灵药……初步估价为一百二十三万六千下品灵石,不知您对这个价格是否满意?”少年小厮有些拘谨和忐忑道。 “凭什么!我就要四十一号包厢,你们快点把那人的灵石退了!” 就在此时,清脆的清喝从外面传来,紧接着,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姿态娇美的少女,闯进贵宾室,冷哼一声,指着杨天道:“就是你霸占了的我四十一号包厢?你快点把将包厢退掉,让给我。” 看到少女,杨天霍然起身,双眼爆射出两道金光,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十四年前,那个紧紧抓着他衣襟的女孩! 因为救她,年近五岁,修为只有三重天的他,强行将毒素从她体内逼出,结果,却沾染了剧毒,经脉尽损,以至于六年无法修行。 为了带她脱离险境,第一次离开盘龙镇百里以外的他,背着昏迷的瘦弱身躯,绕着盘龙山,攀爬了五天五夜,才甩掉那些劫匪。 只可惜,小小的盘龙镇,隐居中的杨家,容不下这个天云宗长老的外孙女,只能在她康复之后,由五叔将她秘密送回。 那时候,包括现在,杨天都想不明白,当时年幼的他,为何会那么不顾一切的将她从死人堆了扒了出来,在十几个劫匪的追杀下,始终不肯放弃。 难道第一次亲眼看到惨烈厮杀,动了恻隐之心,还是五岁的她,面色惨白,气若游丝中,那一声声母亲的呼唤,让他想到那个为了自己呕心沥血而死的母亲? 儿时的约定犹在,只可惜,物是人非,约定已过去四年,自己来了,却是另一幅面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