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三泉镇(外) (第3/5页)
换句话而言,一门绝技的创始者,若未能步入神魂境,那么学习这门绝技的后人,亦无法在汇气境施展出武魂,试想,一门连最基本的武魂都无法施展的绝技,将之修习来又有什么用处? 无人修习,最终自然被淡忘,遗忘…… 关于武魂,苏辰了解到的也就这么一点,这方面的事情,老头子生前很少提及,甚至有些刻意回避这个话题。 至于现今的内劲究竟在什么程度,苏辰同样满脑子浆糊,他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兵器,更不懂得任何武技,被老头子花了近十年灌的这一身内劲,平时全都当做力气在使用。 不多时。 经过短暂的呼吸吐纳,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的苏辰,睁开略带血丝的眼睛,几步走到那根巨木桩前,蹲身展开双臂,整个人像块泥巴一样贴了上去。 “哈!” 静蹲了两秒,苏辰眼睛一瞪,突地大吼了一声,同时使劲的蹬动双腿。 兴许是要用的力气很大,在使力的刹那,内劲除了化作力量,更透过苏辰的气xue散出到了身体外面,直接将他一身皱巴巴的粗麻衣裤给冲得鼓了起来,并引起一阵大风,“呼——”的卷着地上沙石如涟漪般朝向四周扩散。 在大风刮起的飞沙走石中,深入地下至少五米的黑沉沉的巨木桩,“霍……霍霍……”的慢慢上升,最终被苏辰完全拔出,使劲往前一推,“轰!”的一声倒向一边,着地时,砸得地面都跟着抖了抖。 “老头子,以前抢你棺材睡是我不对,你现在折腾我,我也不怨你,但接下来,你可别再弄什么麻烦事情啊,我真快没力气……” 苏辰拍了拍手,擦掉额头上的大汗,喘着气,目光复杂的望着不远处的棺材说道。 跟了老头子十几年,苏辰当然明白这八十里崎岖山路,外加一根巨木桩,归根结底,其实是老头子在想着法子惩罚他,秋后算账,历来都是老头子惯用的手段。 只是,苏辰这一次显然想错了,自以为摸透了老头子心思的他,和以往一样,总是后知后觉的才恍然醒悟,意识到事情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轰轰轰——” 两侧的美人峰突然猛烈的颤抖了起来,大量崩裂的山石,如潮水般往苏辰所站的夹缝地带翻滚滑落。 这两座石山,明摆着是要塌了! “老头子!你也太狠了吧!” 苏辰先是怔了怔,随后眼睛里溢着泪怒吼道。 苏辰的怒,并不是认为老头子要他跟着一起陪葬,老头子若要他死,一根手指就能办到,根本不需要搞这么多事情。 老头子此举,明摆着是不准他苏辰在坟前立碑磕头,而两座美人峰往中间一塌,山石交错坠落必定会将棺材给砸得粉碎,老头子的尸首,最终也将落成蛇虫鼠蚁的食物! 这就是老头子死后真正想要的结局? 不管老头子以前再怎么罪孽深重,穷凶恶极,十六年的养育之恩谁也抹不去,老头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苏辰不想去追究,苏辰只知道,没有老头子,他早就饿死了! “我偏不如你愿!” 苏辰脸颊滑泪,声音嘶哑的大吼道,根本不理坠下的山石,也不管有没有时间逃,几个箭步冲到棺木前,双臂揽着棺木一端,使出全身力气,“呼——”的一声径直把巨大的金棺木给竖着抱了起来! 就像苏辰无数次的低估老头子秋后算账的手段,这一次,似乎也轮到老头子低估苏辰的能力大小了,若是在世,想必也会惊讶吧。 但这种惊讶,苏辰真的不想要。 举着比身体大数倍的金棺木,脚下一踩一个印的苏辰,几步跑到巨木桩被抽出后露出的深洞旁,对准位置,身子一躬,“呼”的一声将金光灿灿的棺木贯入洞中,跟着随手抓起从山下滚落在周围的岩石,迅速填上了洞口。 做完这一切,苏辰也只用了区区四五秒,见两侧美人峰的山石尚未完全崩塌,干脆将刚才倒在一旁的巨木桩,轰轰推着封盖在了被岩石填平的洞口上方,最后跪了下来,面朝着老头子的“墓xue”,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十六年养育之恩,筱白铭记在心!每年今日,无论身在何地,筱白必会对月当空,好酒祭拜!” 苏辰低着头嘶声说道,伸手擦去脸颊与泥污浑浊一起的泪痕,余光中见一黑影近身,目光一厉,挥拳“砰!”的击碎了旁边滚来的一块山石,然后起身准备离去。 “啪——” 就在苏辰刚刚转过身之际,背后突然传来一声裂响。 苏辰目光一凝,脚步顿然止住,满目欣喜的回头望了过去,然而,最终看见的,却并不是想象中老头子破开棺材和巨木桩蹦出来生龙活虎的对着他大骂的画面,而是横躺在地面的巨木桩,从中独自断裂。 同时,巨木桩的断裂处,还落下一个方盒形的黑布包裹。 …… 三泉镇是溧阳县南边的一个偏僻小镇,总共不到一百户人家,周围除了山还是山,离最近的溧阳县城尚有六十多里需翻山越岭的颠簸路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一直过着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生活,了解外界的途径,大部分都是从镇里茶馆的说书艺人那里听得只言片语,并以此而津津乐道。 这一天,茶馆的说书艺人要讲新段子了,不少闲着没事的镇民一呼啦的挤进了茶馆。 茶馆临着街,乃是小镇里为数不多有两层楼的建筑,十分传统的土夯木构式,黑瓦白灰墙,中间穿横梁钉木板,隔成上下两层楼,在外面看也就比旁边的房屋高了一截,墙顶屋檐下多开两扇窗户而已。 在茶馆听书很便宜,付上两枚铜板的茶水钱便能够坐一个下午,若是站位只需付一枚,对于三泉镇的人们而言也就是一个或两个rou包子的价。 此时正值午后,太阳照得人暖烘烘,贯穿小镇南北的青石道路上,一阵阵微风吹荡着街旁木杆上晾晒的衣服,偶见丰腴妇人从屋门口走出,探头四望,大声唤着不知跑哪里去的自家孩子。 今天恰逢县城的赶集日,镇子里几乎所有青壮男丁都带着农产和猎到得野物去了溧阳县城,最早也得明天才能回来,如今聚在茶馆内的听客也几乎都是一些四五十岁,身体每况愈下,腿脚开始不怎么利索的中老年人。 “嘎吱嘎吱……” 当楼上传来的一阵因踩踏而起的木板摩擦声,本闹哄哄的酒馆渐渐安静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