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简在帝心  (第1/1页)
    所以乐趣这东西是说不准。    究其根本,实则是大脑形成的一种自我奖惩机制。    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得到了,于是就分泌一点激素让自己感到满足、愉悦、爽……    得不到,就郁闷、难受、抓狂。    这会刺激人的欲望,同时也使人不断追求、努力、奋斗。    然而,当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乐趣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此时的嬴政就差不多是这程度。    秦国是诸候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统一中原指日可待。    身为秦国的大王,嬴政可以说想要什么都是唾手可得。    这反而会使他觉得索然无味。    就像游戏开了个天大的挂,一出场就天下无敌……那这游戏也就没有玩的意义了。    嬴政在统一中原前还算有个目标,那就是灭六国。    灭六国之后呢?    就只能寻求长生不老了,否则他嬴政还能有什么目标能有什么追求呢?    现代史学家评论嬴政,都说统一六国之前与之后的秦始皇就像两个人,也就是性情大变。    其实根本没变,只是前者有目标而后者失去目标,或者说是把目标转向虚无飘渺、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上而已。    沈兵那句客套话给嬴政的感觉差不多就是这样。    朝堂上文武百官的赞美之词都成一种形式了,它们无法在嬴政心里带起半点波澜。    而沈兵那句无意间说出的套话却让嬴政心花怒放、神清气爽。    励精为治、亲练群臣啊!    这评价虽然不算高但够贴切。    想我嬴政上任这十余年来,哪一天没处理国家大事努力治理好国家?    这不是励精为治又是什么?    我嬴政每天都听取大臣的启奏,考察群臣是否与其官职相符。    这不是亲练群臣又是什么?    所以“励精为治、亲练群臣”这话是着着实实的拍进嬴政心里。    嬴政每每想到这评价,嘴角就不自觉的露出点笑意。    如此,嬴政又怎么可能会让赵高、杨端和等因“不敬”就去治沈兵罪?    就在嬴政又在回味细品那评价时,杨端和迟疑了下就报道:    “大王,关于沈兵……”    “臣还有一事要报。”    嬴政眉头一扬,回道:“说。”    杨端和看了旁边的王翦一眼,就小心翼翼的说道:    “此战……”    “李牧之死其实与沈兵有关。”    这下不只是嬴政吃惊,就连那王翦也瞪大了眼睛望向杨端和。    杨端和心里那个苦啊。    之前因为担心王翦抢走沈兵所以不敢跟王翦说。    但是现在……    这在大王面前若是还有所隐瞒的话,那就是满门抄斩的“欺君之罪”啊。    他杨端和有几个脑袋也不敢这么做。    或许是李牧之事非同小可,嬴政马上就收敛心神肃容问:    “哦,沈兵又如何能与李牧之死有关?”    杨端和又说:    “其实……”    “不只有关。”    “那李牧根本便是死于沈兵之手。”    这话就更是让人震惊得难以自已。    嬴政甚至走到杨端和面前,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问:    “你是说,那李牧是死于沈兵之手?”    杨端和回答:    “正是。”    “臣不敢有半句虚言。”    于是便将沈兵如何设下离间计,如何诓王柏写下降书,又如何借北地精骑之手将信物和降书送到赵王手里的事从头到尾详述了一遍。    完了后,杨端和又解释道:    “只因此事关系重大。”    “若是让他人得知是沈兵设下此计离间赵王。”    “只怕北地兵不会饶了沈兵,赵国上下也会因此醒悟。”    “是以臣才不敢声张,沈兵也未因此晋爵。”    “望大王恕罪!”    杨端和这一着可以说是十分高明。    他这解释其实不只是说给嬴政听的,更是说给王翦听的。    而且杨端和还“请大王恕罪”……这就有借嬴政来堵王翦之口的意思。    果然,嬴政听罢就“哈哈”大笑道:    “便该如此,杨将军所为并无不妥之处,又何罪之有?”    杨端和一听这话就放心了。    大王都说没罪了,又有谁敢以此为由治他罪?    王翦那边又哪会不知道杨端和的用意,忍不住“哼”了一声略有不快。    但转念一想。    现在正是自己要低调推功的时候,不知道也是好事。    否则,此计若是他王翦想出的……    只怕大王要心下一凛:    这货居然能想出如此高明的计策干掉李牧,那有一天还不是……    想到这心下就释然了。    不仅释然还暗松了一口气,心下对这沈兵又多了几分佩服和感激。    不只是佩服他能想出如果严密的离间计,更佩服他看得清辩得明提醒自己注意“功高震主”。    否则,哪一天他王翦死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嬴政那就不住点头赞道:    “好一个连环计中计。”    “心思慎密计划周详。”    “尤其是设计让北地骑兵将信物和降书带给那赵王,立时便让证物添了几分可信度,不容那赵王不信。”    “可叹那李牧……他只怕临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败在沈兵手里!”    “想我大秦数攻赵国而不得,皆因这李牧从中作梗。”    “不想今日却被这沈兵轻松除掉。”    “大才啊,大才……”    嬴政这话只让王翦暗自惭愧。    因为嬴政所说的“数攻赵国而不得”,其中有几次就是他王翦领的兵。    王翦对李牧可是心服口服,所以这时才更为震惊。    接着突然又有种兔死狐悲之感,心下一时十分复杂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立在一旁的赵高插了句:    “大王,那沈兵既是如此能耐,何不调入咸阳委以重任?”    赵高这是在逢迎嬴政。    之前他只说了句要治沈兵不敬之罪就让嬴政起了杀心。    于是赵高就知道沈兵那小子是简在帝心得到大王赏识了。(注1)    既是如此,又为何不顺水推舟捧沈兵一把?    然而,赵高这次不巧又拍错了马屁。    嬴政怒目一瞪,说道:    “沈兵此人乃制器奇材。”    “在军中方能改良出投石机,将他调到咸阳为官岂非暴殓天物?”    “寡人自有分寸,勿需你来多嘴。”    赵高哪里还敢说话,赶忙应了声是闭上嘴,心下暗自后悔不迭……最近为何总猜不到嬴政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