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番木鳖  (第1/1页)
    杨端和一脸懵:“蒙汗药是何物?”    被杨端和这么一问沈兵就知道没戏了,他略带失望的解释道:    “便是一种药,服食后会暂时失去知觉。”    杨端和想了想,就回答:    “这蒙汗药不曾有,与之功效相似的倒有番木鳖。”    沈兵愣愣的望着杨端和。    暗道这番木鳖又是什么鬼?    后来沈兵才知道这是一种毒药,而且通常是贵族才会备着的毒药。    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古时贵族其实很不安全。    尤其在商鞅变法后就更是如此,那一条条法令不是剁脚就是割鼻。    这些还算好,万一要是惹恼了大王那“凌迟”、“腰斩”、“车裂”等酷刑就要上演了。    所以贵族为了以防万一,大多会备上一些毒药准备“服毒自尽”。    免得到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活受罪。    这番木鳖便是常用的毒药之一。    鹤顶红之流虽是见效快,但死状凄惨且价格不菲。    相比之下番木鳖价格十分亲民,而且服用后症状是肢体颤动、呼吸困难接着便在昏迷中死去,痛苦相对小得多。    可以说是居家旅行服毒自尽之……    沈兵不答反问:“不知此物焚烧是否致命?”    杨端和摇了摇头,回答:    “我虽是没试过,却知此物少量服食并不致命。”    “只会头痛、头晕、呼吸不畅行动不便等。”    “你要此物有何用?”    随即杨端和又笑了起来:    “难不成你是想毒翻那些赵兵?”    “若是能在其饭菜内下毒,我等又何必多此一举?”    杨端和这话说的是,若能混进赵军下毒,那直接打开城门倒更干脆。    不过沈兵自有他的道理,他不紧不慢的回答:    “若我等不是在饭菜中下毒,而是将这番木鳖置于麻衣火弹中抛进城内呢?”    杨端和闻言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就瞪大眼睛点头说道:    “妙计,此计多半能成!”    “便按此计行事。”    接着就不用说了,杨端和第一时间将这事向王翦报告。    王翦此时正无计可施,哪还会有不同意的道理。    当下就令全军贵族交出随身携带的番木鳖……    有条件的贵族战时也会带上一些,以防伤重不治时能快些解脱。    另外王翦还派出骑兵到周边药店搜寻,一日之内便集了小半筐的番木鳖。    数量不多,对付所有赵军当然远远不够。    但如果只是对付城门……那便是绰绰有余了。    当晚沈兵便让人将这些番木鳖分装入数十个麻衣火弹中。    这不是简单的装,而是将其掺杂在晒干的马粪中再装入麻衣火弹中层。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晒干的马粪燃烧更久而且会有许多烟雾。    从科学角度对比:    若不用马粪,番木鳖燃烧时产生的毒气会快速升到空中被风一吹就散了。    若与马粪掺杂在一起,马粪烟雾中有许多较重的颗粒和杂质,它们会带着番木鳖的毒性长时间停留在地面并扩散。    至于将其包裹在中层,则是为了更充分燃烧。    完了后,沈兵还让人将这些特殊的麻衣火球系上一个红绳以示区别。    否则一个不小心混在其它火球中麻翻了自己人就不太妙了。    杨端和那就组织起了五百陷阵之士并连夜演练。    演练内容便是让他们熟悉城门结构,以及冲上城头后哪队负责杀敌,哪队负责掩护,哪队负责开城门……    一直忙到深夜才给他们好吃好喝了一顿后抓紧时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亮赵军便像往常一样用投石机砸高台。    赵军不知道的是,那些高台不过只是为了吸引其注意力的木架子。    当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时,王翦就一声令下发起进攻。    霎时鼓声隆隆、杀声震天。    秦军数万大军从四面像潮水般的朝城墙涌去,接着搭起攻城梯便往城墙上爬。    秦军进攻的重点是东、西、南三面。    这可以从秦军投石机的数目及攻城兵力可以看得出来。    其中尤其是东面,那投石机及弓弩手数量都是其它方向的总和。    石弹及箭矢便像乌云般遮天蔽日的朝赵军飞去。    这在情理之中。    古人攻城也不是没有考量随便布置兵力就往城头攻,他们同样会考虑各种因素。    比如晨时的东面,太阳恰从地平线升起阳光直射到东面城头。    这样一来便会给东面赵军的视线造成一些干扰,尤其是弓弩手。    而秦军弓弩手由于却因为阳光照亮了城头,可以更容易发现目标。    负责守城的便是老将庞煖……李牧死后赵国还堪一用的便是庞煖了。    至于那赵葱,此时因杀死李牧的恶名受全体军民抵制。    当然,这抵制并非公开。    而是无论赵葱带哪支军队都会有许多逃兵或是不服命令的部下。    无奈之下赵王也只能将他晾在一旁。    庞煖站在城头观察着秦军的攻势,他第一感觉就是秦军此次进攻与往常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是规模比往常大了许多,放眼望去尽是整装待发的秦军,密密麻麻的有若蚂蚁一般。    庞煖只道是秦军试图决一死战,于是当下将兵力拉往秦军主攻方向也就是东门。    然而,庞煖没想到的是这不过只是秦军的调虎离山之计。    秦军的主攻方向一直是杨端和负责的北门。    也难怪庞煖想不到,北门城墙要比其它方向的城墙高上几尺,秦军又如何会以它为主?    甚至庞煖都觉得秦军在北门攻势最弱才是正常。    两军你来我往这般大战半个时辰,情况就在庞煖反应过来前发生变化。    庞煖忙着将大批补给和兵力调往东门时,一名部将匆匆来报:    “将军!”    “秦军于北门加强了攻势。”    “北门求援。”    庞煖正左支右拙穷于应对,一听这话只道北门不过是秦军在转移视线。    于是想也不想就应了声:    “令北门坚守。”    “稍后便有援兵!”    部将应了声就返回复命。    谁曾想还没等庞煖来得及派去援兵,北门就一片大乱。    正在庞煖疑惑时,就见几名浑身是血的兵士跑来大叫:    “将军,大事不好!”    “北门失守!”    “秦军已从北门破城而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