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纨绔赵世  (第1/2页)
    另一边…    郭时风和副院主,教习堂山主坐在敬师堂内。    郭时风对另外两人道:    “我的意思就是这样,再加上一人又如何?    只要今年的入学名册上还是十五人不就行了?”    郭时风话音刚落,教习堂山主赶忙又是劝说,又是连连大声反驳道:    “院主,使不得啊,今年学员名额已定。    而且,名册是公开的,你再放人进来,天下人会怎么看我们?    别的家族会怎么想?    这岂不是自掘坟墓?    不行,我郭时清绝不同意!    再说了,如果你用我郭氏族人,换这么一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人进书院。    那么往年求我们这样做的人怎么办?    如果他们讨要说法,甚至向族内施压,我看你如何答复!    论人才,我们不如崔氏的东阳书院。    论影响,比不过桂阳吴氏。    所以我们秉承贵精不贵多,这才在朝堂上交好的世家越来越多,我郭家也越站越稳。    现在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    郭时清是现任郭家族长、郭子昭的父亲。    他年青时也是武昌四大才子之一。    现任教习堂山主。    如果不是年龄比郭时风小,当时院主就是他来当!    “我同意时清的话,虽然我不知道院主为何要这样一意孤行。    但是有违书院规矩之事,损害的也就是你我郭赵两家的利益。    我看不如咱们各退一步,让他过几年再入学,你看如何?”    说话的是赵迁之。    他乃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武昌赵氏的元老级人物。    武昌书院虽说是以郭氏为主,但在武昌郡这一亩三分地上,谁也不敢不卖他们赵家的面子。    所以书院开立时,他就是副院主,这是郭家和赵家合作的条件之一。    “这个事情不用你们cao心,此批学子中有我郭家两人。    我去跟子昭谈谈,让出一个就是。    我郭家退出,谁会多言?    再说了,我郭时风为家族、为书院呕心沥血这么多年,这个要求很过分吗?”    赵迁之与郭时清正要劝说。    “行了,不用再说了,明日一早我就回郭家跟子昭商谈此事,不必多言!”    郭时风抬手打断了他们,随后起身甩袖而走。    “哼,这个郭时风,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迁之兄,你不必与他一般见识。    明日我也回郭家,坏书院规矩,岂能容他!”    “好说好说,时清兄不必动怒,事情能解决就好,天色不早了,明日再说吧。”    *    清晨,陈子云早早地起来,发现林枫已经起床。    他昨晚睡的并不好,断断续续地醒了好几次。    不是他认床,而是林枫的原因。    陈子云不敢相信,如此英俊的少年。    睡觉居然打鼾!    虽然不是鼾声如雷,但是他刚刚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潜意识正是警惕的时期。    他没有跟林枫言明,也没有叫醒林枫。    因为一个在熟睡中打鼾的人,是无法纠正的。    除非你不让他睡着,但这显然不可能。    刚才郭时风来过,问候了几句。    告诉陈子云可以先到书院逛逛,入学的事包在他的身上。    等着三天后和今年入学的学子办入学登记。    他今天要进城回郭家,让陈子云有事直接去理事斋找郭敬才,交代完后郭时风就匆匆离去。    院子外突然传来林枫的叫喊:    “堂厨已经开始发放早饭了,子云快出来。”    这个时代的书院食堂称为堂厨。    很好理解,陈子云不做他想,跟上了林枫。    …    一路上,碰到了不少的其它学子去用早饭。    至于昨天没见到什么人,那是他们全都在教习堂上课。    *    不多时,陈子云和林枫来到了所谓的堂厨。    跟他的想象有些出入。    食堂就是直接在院中搭几个棚。    而学子的食物是,一些杂粮做的馒头和一碗稀粥。    但陈子云有些欣喜。    无他、终于可以吃上大米了!    他这几年在石头村都是吃麦、黍、栗这些杂粮。    在这个时代,大米可是比较稀有的。    北方不产大米,而南方地域虽有产出,但受桂阳吴氏垄断着,普通百姓少有吃得起,吃得起的都是富人大贵。    陈子云和林枫领了早饭,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别人都是用衣服前端铺地,跪地而坐,但陈子云不想跪在地上,这样他很不习惯。    这个时期凳子一般称为胡凳。    因为北方外族普遍没有跪坐的习惯与心理包袱。    而北方的主流宗教——佛教,也并不提倡跪坐。    甚至传入中原的佛像中,佛陀造型也大多是盘腿跌坐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