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多赢  (第1/1页)
    张世泽自然不知老爹张之极的想法,迎着众人不信任的目光,他淡然一笑,神色肃穆道:    “如今大明天灾频频,粮食等农作物经常少收甚至绝收,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这是造成大明动乱的根源之一。    前段时间,本府不得已收容了两千余流民,然受财力所限,英国公府无法长期养活他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两千余大明百姓?    因此,本督就想为他们找一条出路,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    日思夜虑,本督绞尽脑汁方从红薯上获得了灵感。    总所周知,大明北方连年干旱,种不活粮食,可红薯却可以。    而且红薯高产,每亩能产几千斤,原本正是灾年最好的种植物。    可惜红薯保存时间不长,顿顿食用也过于单一,故而难以大力推广。    于是本督就想,红薯有没有可能和大米、水稻一样,可以制作成不同的食物?    如此一来,在一番摸索之后,结果发现红薯浑身都是宝,和大米等主粮一样,可以制成不同的食物。”    拿起一团红薯粉丝,张世泽轻轻摇晃道:“别看它们不起眼,可却能养活数百万人呐!    本府收留的两千余人,本督决定让走上街头,做早点,摆夜摊,自谋生路。    英国公府前期免费为他们提供红薯粉丝,等他们赚了钱再归回。    如此,便可以形成良性循坏。    陛下,诸位阁老,你们是不知道,红薯粉丝有多美味?    以京城百万人口,养活区区两千流民根本不在话下。    之后,用此方式,继续招徕流民,让他们在京畿周边郡县经营,直至扩大到大明两京十三省。”    张世泽的声音不大,可却掷地有声。    养活几千个灾民算什么?    在他的心里,不说酿酒了,单是红薯粉丝,便可以成为一个产业。    华夏人民历来吃苦耐劳,自己只要开了头,他们自然会补充丰富起来。    听完张世泽的话,崇祯皇帝和几个内阁朝臣的眼睛亮了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确实如张世泽所言,解决京城周边流民生计问题还真不是什么事情?    诚然,他们现在是没有尝过红薯粉丝,不过,想到红薯糯暖香甜,这红薯粉丝的口感也许差不了多少。    毕竟,连没有什么味道的大米制成的粉丝,都顺滑爽口,更何况红薯?    “小公爷仁心宅厚,忧国忧民,王某佩服!”    王应熊向前一步,俯身感叹道。    对这位年轻的小公爷,他基本没有什么接触。    可是,就人家这心胸这格局,没有让人不服的道理。    而他身边的温体仁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俯身朝崇祯皇帝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降祥瑞呐!    民以食为天,臣建议将推官红薯种植为本朝国策,解决天下百姓吃饭问题。    陛下若此能以此策施行天下,必得天下百姓拥护,而解决了天下百姓吃饭的问题,我朝必定祸乱尽解。”    作为大明首辅,温体仁为了粮食的问题,可谓cao碎了心。    但是,却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    土地兼并严重,老天爷又不作美,他能干什么?    就说种植红薯吧,天下谁人不知道在灾年种植此物,可以缓解饥荒?    可是,他实行不了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