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北梁军退 (第2/2页)
李国安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风小子,你刚才说南郡主是过来帮忙的?” 在确定百里问天无事后,李国安才算松了口气。他话锋一转,向风问尘问道。 “不错,这一战扯进来的事情太多,已经不是凡间战事可以解决的了。 以目前的情况看,双方击鼓收兵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接下来的事,不是军队可以解决的。南道友,可以下令了吧!” 向南黛开口说道,风问尘淡淡的一笑。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折腾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让军队休整生息了。 点了点头,南黛对着韩天轻声说道。 “韩世叔,收兵吧!” “殿下,你真的要这么做?我军马上就要赢了!” 叹了口气,韩天似乎还想做下最后的劝说。他苦着脸,看着南黛。 “这场水太浊了,我北梁必须要尽快的脱身。 若是被扯入了这浊水里,后果可不仅仅是万朝公敌这么简单了。” 青莲般的瞳目视着北梁的铁骑们。 突然间,南黛伸出了她那白莲藕似的小手,在这只手上,握着一根古绿色的木令。 “北梁铁骑听令!今我以北梁护道人的身份,持梁木令降下旨意。 全军退兵,退营十里之外。众将士可有议意!” 柔弱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是那么威严。 铁骑们望着这个手持梁木令,淡雅的宛若青莲般的少女。他们一个个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齐声喝道。 “尊护道人旨意!”
南黛身旁,韩天握剑的手不停的颤抖着,他的脸上满是复杂的神色。 但在那道古老的木令下,他还是服从了。 韩天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默默举起了手中的帅剑,高声下令! “撤军!” 听到主帅的命令后,铁骑们终于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他们骑在高大的战马上,整齐有序的从战场上撤离。 此刻,已近黄昏。 战场上,马蹄声奏出了一段独特的旋律。战马们带起了滚滚黄沙,黄沙又在风中化作烟尘。 铁骑们,骑在马上,行走在烟尘中。 他们走向了那道夕阳,橘红色的霞光,笼罩在这数万铁骑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衬托的孤高而又骄傲! 夕阳下,这一幕显得极其壮阔。若是能够印在画卷上,必定是一份传世千古的佳作。 “殿下,您不和我军一起走吗?臣可以让人护送您回北梁境内,已经快一年不曾见了,陛下他很是想您。” 离别之际,韩天回过头来,对南黛说道。 “黛儿谢过叔叔好意,只是在这里还有些事情需要我去办。办好后,我会回去看川哥哥的。” 向着韩天微笑着,南黛轻声说道。 “是吗,那陛下一定会高兴的。祝殿下好运,臣先行一步了。” 骑上侍从拉来的战马,韩天冲南黛拱了拱手。然后尾随北梁铁骑的队伍而去…… 当黑压压的数万铁骑,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时。月城前的战场上,明显开阔了许多。 百里军的士兵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在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悦耳的欢呼声像潮水般响了起来,回荡在这片黄昏中。 虽然这一场仗他们没有打嬴,但是也没有输。 而且先退兵的是北梁的铁骑军,这一点不禁让将士们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下。 对于士兵们来说,每一场仗都是生死之战。现在战役结束了,可他们还活着。 活着,便是最大的幸福。在这种幸福下,他们欢呼着…… 万军欢呼之际,风问尘和南黛相互对视了一下。他们点了点头,向着远方迈步。 “风小子,你去哪?” 见到风问尘的离开,李国安大声的冲他喊问道。 要知道,风问尘在这一场战役里,可以说是功高居首。 之前敲响仙罚鼓的功劳,暂先不论。 光是让北梁铁骑退兵之功,回去后,四营营长的位置里,定会有他一个,而且也不会有人不服。 “李爷爷,你照顾好百里。我去那里带伯父回来。” 白衫不染尘,挥袖之间,风问尘的身影便已在天外。只剩下一道传音在李国安的耳边回响着。 往风问尘消失的方向看去,那里是一片阴森森的魔域。 呆了很久后,李国安沧桑的面容上,突然浮现出一丝微笑。他低着声音,喃喃自语道。 “看来不久后,这个天下,就是年轻人们来争锋了。又是一个野花盛开的时代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