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军头要买枪  (第1/1页)
    硕托接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更懂的变通两个字,望见冲过来的那个人居然是满桂,果断带领八旗兵逃走了。    扎在人堆里不逃走还好,刚刚率领八旗兵离开这里,他那一身与众不同的红色罩甲,就被朱舜一眼看穿了。    抬手就是一枪。    “咣!”    一声脆响过后,300式步枪陷入了硕托脑袋上的六瓣缨盔,留下半截弹体露在外面。    硕托在锥型铅弹的猛力撞击下,脑子‘嗡嗡’乱响,当场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几名愤怒的自卫队队员,冲过去要用刺刀给他的心窝子补上一刀,朱舜命令道:“抓活的,把他给绑起来。”    在满桂的追击下,除了硕托附近的一些八旗兵,剩下的三百多名八旗兵没能发现硕托已经栽下战马了,闷着头以更快的速度逃向了海州卫。    满桂担心还会有八旗兵突袭朱舜,追了一半的路程就撤了回来,瞧见昏迷在地上的硕托,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一些:“硕托。”    朱舜正在等着步兵营的战损统计,听到这个八旗额真竟然是代善二子硕托,脸上多了一丝笑意:“这下更有把握了。”    找了几个人把他看押起来,杨秃子把战损统计送了过来:“会首,一共战死了二十七人,重伤十九人,轻伤三十几人。”    “其中还有四名班长,一名排长。”    以大明的医疗条件,重伤基本上就等同于战死了,一场战役下来就战死了三十六人,近乎十分之一了。    朱舜的心情有些沉重,这些自卫队队员都是用大量锥型铅弹喂出的精锐,一场遭遇战就战损十分之一,有些高了。    满桂看到朱舜脸上的沉重,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这一战可是斩杀了将近两百八旗兵,放在平时,战死两千辽东边军也不见得能够斩获这么大的战功。    朱舜可倒好,只是战死了三十多人就rou疼成这个样子,要是被祖大寿左良玉那些参将游击看到,还不得羞愧死。    倒是也让满桂见识了这种新式火器的威力,大步走过去,拍了一下朱舜的肩膀笑问道:“督爷,这种鸟铳可否卖给末将一批。”    朱舜这个督爷不过从三品,满桂的山海关总兵却是正二品,新式火器的诱惑力还真是大,一句末将都出来了。    杨秃子正在询问尸体怎么处理,满桂倒也认识这个曾经一对三的杨秃子,踢了他一脚笑骂道:“你小子是不是在京城的烟柳胡同待久了,连尸体怎么处理都给忘了。”    “现在正值夏天,当然是就地掩埋了。”    杨秃子嘿嘿一笑,正要去把尸体给埋了,朱舜否决道:“海船上有石灰,把队员们全部运到海船上用石灰包裹起来吧。”    “让他们都能葬入各自的祖坟,这样家里人的悲痛也会减轻一些。”    “另外你去告诉队员们,战死的抚恤增加十两,每家五十两,另外会安排一名家里人,进入工厂成为工人。”    一场遭遇战就战死了三十多人,士气明显有些低落,这也是人之常情。    还是一些见过血的军户少年,倘若是换成了普通百姓,这会儿已经哭爹喊娘的要逃走了。    自卫队队员在听到每家五十两的抚恤,最让他们心动的是,还能有一位家人成为工人,士气瞬间高涨起来,甚至有些家境不好的自卫队队员恨不得自己去死。    士气问题,一直是困扰辽东边军最大的问题,满桂看到自卫队队员这么快就重整了士气,甚至比战死十分之一以前还要高涨。    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别说五十两白银,六十两也不可能重整士气,最多可以保持士气不继续低落,更不要说士气高涨了。    世上哪有死人还涨士气的道理。    满桂第一想到了可能是因为可以葬入祖坟,入土为安,是大明百姓死了以后最大的夙愿了,免得成为了孤魂野鬼。    但是花大价钱把尸体运回去,给乡勇们的家人一个交代,让家人们能办一个丧葬,不足以高涨士气。    难道是因为工人?    看来要留意这个工人是什么了,竟然可以让乡勇们大涨士气。    满桂还在思索朱舜重整士气的不传之秘,朱舜回答道:“好说,过段时间给总兵消息。”    满桂听到朱舜答应了买卖新式火器,哪里还有心思思索重整士气,重重的拍了一下朱舜,大笑道:“就这么定了,你可不许反悔。”    “朱佥事要是敢反悔,末将就去你家赖着,吃喝拉撒都在朱宅,什么时候卖给末将一批,末将什么时候离开。”    大凌河堡修筑过后,只要获封了爵位,军火公司就要正式开作了,满桂是辽东边军的大军头之一,他不主动提起,朱舜都要主动找他了。    满桂心情大好归大好,抽搐满志的准备让老对头代善吃个闷亏,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难道你就不怕这种新式火器泄露出去,被建奴仿造。”    朱舜笑了笑说道:“本官把图册,标注了零件详细的图册给建奴,建奴也造不出来。”    “别说这种线膛枪了,就是滑膛枪的枪管家奴也造不出来。”    斗米式步枪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就凭建奴目前的渔猎加小农的水准,很多东西不是想仿造就能仿造的。    没有机械钻床,没有爱荷华膛线机,连膛线都造不出来。    没有整体枪管和膛线,还怎么造线膛枪。    即便是仿造了低一个层次的燧发滑膛枪,产量低下,质量也很低下。    斗米式步枪能够成功标准化量产,那是赵斗米带领京师大学堂的学子,多年研究的结果。    单单一个低碳钢高碳钢的问题,就做了几千次的实验,甚至有可能还不止,最后才找到合适的钢材。    建奴即便是造出来了,没有标准化,没有寿命参数,也只会害了建奴军队,而不是成为建奴手中的重器。    工业时代的每一样产物,尤其是科技水平较高的火器,哪里是农业时代想要仿制就能仿制的。    朱舜反倒是有些希望建奴去研究,建奴耗费了大量的银子,最后只会得到一堆破铜烂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