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追赠谥号,加封侯爵  (第2/2页)
的。    那日,也是鲜卑人寇关,二爷爷还在城墙上和鲜卑人你来我往地互砍着,奶奶在雁门关后给二奶奶接生的。    他打小时候就总是听叔父说。    他生是雁门关的人,死是雁门关的魂。    这辈子生在雁门,长在雁门,以后要是死了啊,也要葬在雁门。    现在他懂了。    就把叔父葬在了雁门关边上,让他继续能在地里看着雁门关。    “张辽听旨。”    “雁门关戍将张通,字明达,世代固守雁门,中平二年秋,鲜卑寇关,亲八百边军,战死方休,今上知晓其族功绩,明其数十年奋勇,封马邑侯,追赠谥号威烈,蛮夷率服曰威,戎业有光曰烈。”    当事人在,蒋亮便打开了诏书,开始公布诏书的内容。    诏书的内容不长。    但是却重重地撞击在了张辽的心上。    他从来没有想过叔父能够获得追赠谥号和封侯,这不仅是他,也是他叔父也没有想过的。    虽然说一入将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哪个从军的男儿没有想过封侯拜相之事?    张通年轻时也想过。    但是从雁门关十年没有拿到关核补给的时候开始,他便已经绝望了。    他对于那些其他的就不再保有奢望,他选择陪伴雁门关终老。    而且之前刘备集团的整体封赏都已经给下来过了。    并没有带上张通的封赏。    所以张辽更没有往这方面想,没想到这次竟然单独来了一波追封。    张辽是个明白人。    这和刘宏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刘备和陈琛他们争取来的,而这种荣誉,虽然从代价上来看并不成正比,但是其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    张辽单膝跪地,接过诏书。    埋下了头。    “臣张辽,替叔父谢过陛下,谢过大汉。”    蒋亮将诏书递给他,让身边的随从把一应东西交给了张辽,便告退。    临走时,陈琛让他拉了点东西回洛阳。    “文远,你这是怎么了。”    徐晃有些诧异地看着泪流满面的张辽,不知道自己这个小老弟怎么了。    他觉得这是欣慰的事,而张叔父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已经过去许久,也该放下,或者也应该化作动力继续前进,为何又是泪流满面。    “没事,眼里进了沙子罢了。”    “这里没有沙子。”    陈琛突然插嘴。    “那眼里进了雪。”    “雪飘不进来。”    “先生!”    张辽被陈琛一本正经的插嘴给整得哭笑不得,干脆利落地抹了抹眼泪。    政务厅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大家也不提张辽的叔父,而是聊聊今晚要吃些什么。    但是嘴上不说,大家也都记在了心里。    在刘备这里,干活不用担心,生前身后事,都有人为你努力。    而且为国而战,为国而死,刘备也会尽全力为他们讨得封赏,讨得名分,也能名留史册。    张辽承了好处,对刘备的感激又厚重上一分。    而其他人也明白了,这就是自己的榜样,只要努力就好了。    “玄德公,我今晚就不赴宴了,我想现在就回一趟雁门关。”    张辽突然到了刘备身边,跟刘备小声地说道,他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却很坚定。    “嗯...去吧,注意安全。”    刘备知道张辽的心事,也知道他单骑速度很快,自然就不会阻拦他。    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自己注意安全。    “多谢玄德公。”    封赏追赠的东西并不多,张辽打包好,裹上了厚实的大氅,便出门取马直奔雁门而去。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很有默契地没有提。    继续讨论今晚的火锅吃些什么。    ..................................    雪很大。    风很疾。    落白不沾身。    张辽一人一骑,在天色渐黑的雪夜中飞驰。    马蹄在齐蹄子高的雪地里踩出了无数朵梅。    张辽背着一个大包裹,绑得紧紧的,那是他叔父的荣誉,也是他张家的荣誉。    那是叔父用一生换来的。    生于边关,十五从军,三十欲还,四十死关。    换得一字“威”,一字“烈”,换得封侯名。    他要连夜将这荣誉送到叔父的坟墓前,陪自己的叔父说说话,聊聊天,讲一讲自己在太原的功绩,讲一讲自己如何将贺若古斩于马下的。    虽然他已经讲过了。    但是那个永远不会厌烦自己的倾听者,还在听着自己的分享。    只是再也不会像过去那般笑着看他了。    迎着风雪,张辽催动着胯下的马儿,跑得再快些。    他想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