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走马上任  (第1/2页)
    “嗨,听说了吗,咱们集团新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天就要走马上任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喽,我舅舅可是集团总部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他传出来的消息绝对假不了。”    “是谁是谁,是钱大力还是李智強?”    “都不是,是李子丞。”    “李子丞,就是那个集团总部最年轻的处级干部?”    “没错,就是他。”    “完了完了,集团总部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能派一个嘴上连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屁孩来管理咱们,他懂管理吗,他懂生产吗,他懂经营吗?”    一大早,各种各样的质疑声充斥在古州装备制造集团的每一个角落。    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坐落在古州市区东南隅,紧邻古州母亲河龙华河。    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它的前身是古州机械制造厂,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四十余年来,辉煌集团先后为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投入十八点七亿元的资金。    正是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在改革开放初期突飞猛进,发展成为集团下属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提供了一万两千多个就业岗位。    然而,花无百日红。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历经十余年的辉煌后,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国有企业的沉疴进一步凸显,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毫不夸张的说,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再往前走一步,就会跌落万丈深渊,这就是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所面临的现状。    这样一个烂摊子,是个聪明人都不愿意接手。    自昨晚接到刘和仁的电话,董贵堂兴奋的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好。    终于可以跳出火坑了。三年来,身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董贵堂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小心,古州装备制造集团就会毁在他的手里。    还有两年董贵堂就要退休了,他不知道古州装备制造集团还能不能再坚持两年。万一坚持不了呢,他董贵堂就会成为古州装备制造集团的罪人,甚至是古州市的罪人。    十八点七亿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万两千多职工失业,这是多么沉重的枷锁,别说他董贵堂背不起,集团总部也背不起。    现在好了,背锅侠李子丞来了,他来替自己接手这个烂摊子,自己终于可以放下包袱,挺起胸膛,回集团总部养老了。    助理调研员,尽管是个虚职,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副处级岗位啊,董贵堂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完美谢幕。    点上一支熊猫香烟,董贵堂两眼凝视着窗外,心里美的就像是喝了蜜。    最后再抽一支招待烟吧,回了集团总部可就抽不上了。    心里正这样想着,一阵轻柔的敲门声自身后传来。    “进。”董贵堂转身往门口看去。    “董事长。”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常鸿远脸上挂着笑,快步走到董贵堂面前,“还有十分钟姜副总经理就到了,咱们该下楼了。”    董贵堂“嗯”了一声,掐掉手里的香烟:“通知班子所有成员,一起到楼下列队欢迎。”    ******    同一时间,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平稳的行驶在龙华河南岸。    “小李,想什么呢?”姜鸿罡笑问。    李子丞答道:“没想什么。”    姜鸿罡再问:“是不是有些紧张?”    李子丞摇头道:“不紧张。”    “那就好。”姜鸿罡一边抚摸着自己的啤酒肚,一边说道,“小李啊,尽管你给集团总部立了军令状,但我还是要叮嘱你,走马上任后切不可蛮干。    “古州装备制造集团是集团总部的脸面,出不得半点差错。维稳是第一位的,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第二位的。明白不?”    “明白。”    李子丞郑重道:“姜总您放心,我不会蛮干的。”    姜鸿罡听后欣慰地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对了,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上任后准备怎么干?”    李子丞答道:“五个字,走群众路线。”    姜鸿罡一脸蒙圈。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走群众路线跟发展经济有什么直接联系?    李子丞解释道:“姜总,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人。发展经济也是如此。    “就拿前天发生在集团总部门口的上访事件来说,一千多人的群体上访事件看似偶然,其实里面有一定的必然性。    “姜总,有些事堵是堵不住的。就好比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群众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理解和尊重。    “我已经侧面了解过了,围攻集团总部的这一千多个职工,正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才联合起来跑到集团总部大门口讨要说法。    “因此,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安抚这一千多个职工的情绪,给他们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姜鸿罡听后沉默了,他可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对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