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7、新星音乐会  (第1/1页)
    童建国就凭刚才看到老温跟袁梅说笑,便张口就来。    结果闹了个大笑话。    “哈哈,我以为……”    “哈哈,兔子不吃窝边草嘛。”    “那老温你怎么会钱不够花呢?”    “这个……”    “老温啊,你可不能有侥幸心理。你在这个村子里待了这么多年,不可能每个人都处的舒坦。一旦被小人盯上了,想给你整点小鞋穿。那你不亏大了,辛辛苦苦把这个企业干起来,再拱手让人……”    “不,不会的,我会想办法把账平上。”    “光治标不治本不行啊,你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家里有点事……”    老温不肯说实情,童建国也不好深究了。    但愿老温能明白过味儿来,别越陷越深。    箱包厂正在扩建,相关人员就得开始着手招募了。    普通工人还好说,待业青年这么多,随便就能划拉一批过来。    专业技术人员就不好找了。    比如设计人员。    眼下,刘清涛率领的几个设计人员其实都不太专业。    他们都跟刘清涛一样,是裁缝出身。    执行能力还可以,设计能力却很弱。    总不能一直靠童建国灵光闪现,“发明”出类似拉杆儿旅行箱这样的畅销产品。    到这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专生也开始毕业进入社会了。    但这头一批大学生,箱包厂这样的小集体企业很难捞的到。    “要不,我们招点中专生试试?”    这会儿专业学设计的中专生还没有。    “咱们应该找什么专业的中专生?”    “比如绘画、工艺美术之类专业。”    “好,我这就跟卫主任申请一下,让他跟有关部门沟通,给咱们分来几个中专生。”    其实,刘清涛他们也能设计出一些构造简单的箱包。    尤其当对方提供结构图的话。    童建国从银行贷款以来,双方合作愉快。    银行从童建国这里找到一桩安全稳妥、源源不断的业务。    童建国也从银行这里找到一池活水。    随着交往的深入,银行又想跟箱包厂展开其它合作。    70年代以前,各个银行往下属分行、储蓄所运送钱款时都是靠人力。    警惕心强的两三个人结伴同行。    胆子大的就一个人拎着钱款。    最近一两年才开始用上了车子。    但也不是押款车,就是波罗乃子、吉普之类的。    运送工具也很简陋。    基本都是帆布大口袋或者大旅行袋之类。    这会儿资金流动量很小。    但没有100元大面额,最大的就是10元的大团结。    所以,体量还是不小的。    用这种大旅行袋装钱有两大坏处。    一是安全问题。    这会儿社会治安渐渐开始恶化了,加上10年内乱期间,有不少枪械流落民间,社会上不时发生涉枪案子。    二是磨损问题。    纸币装在大旅行袋里很容易折损,工作人员还得额外花时间去整理。    箱包厂推出的旅行箱大受好评后,银行也来了兴致,主动提出让箱包厂给他们制造一种装钱的旅行箱。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的品种,叫密码箱。”    “可看起来构造有些麻烦,成本有点高啊。”    刘清涛递过图纸说。    构造其实挺简单的。    就是方一些的旅行箱,没有拉杆儿,带四个轮子。    “他们想订多少个?”    “先订1000个。”    “不多啊。”    “是啊,要不怎么说成本有点高,利润有点薄。”    实际上,箱包厂不欠银行的人情。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箱包厂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虽说不怎么赚钱,咱还是要干,而且要干好!”    “您是觉得将来这会是一个重要市场?”    “应该是,虽然有些小众,但很稳定,也比较高端。”    “好吧。”    不过,所谓的密码箱,箱包厂还造不出密码锁。    小五金行业还没跟上箱包厂的思维。    就像拉杆儿旅行箱一样,第一代还造不出拉杆儿。    只能暂时用小锁头代替了。    除了密码箱以外,箱包厂又开始制作文件包、文件夹。    这可没有现成的设计图纸。    几名工艺美术毕业的中专生过来以后,刘清涛就带着他们忙碌起来。    实际上,童建国还有个重要“创意”,那就是生产制造学生书包。    可他到街上考察一段时间后就偃旗息鼓了。    这会儿,不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大家一律背军用书包。    家长也不会给孩子买专门的书包。    只能等80后这一代渐渐长大起来了,书包才会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    《大众电影》的广告正式刊登出来以后,童建国特地跑到首都来一趟。    向岳编辑他们致谢一番,又拿着杂志来探望崔新。    崔新翻看着杂志赞叹不已:“老同学,你真有想法,这种形式的广告显得很有档次。”    “还好吧,这应该叫冠名广告。我们已经有先前的知名度了,这种广告恰如其分。”    “既然如此,你不如给北晚的演唱会也冠一下名。”    “北晚的演唱会?”    “就是北晚报和其它几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一次演唱会,叫什么新星音乐会,参加的都是新人歌手。”    “哦,都有谁啊?”    “有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    童建国撇嘴:“没听说过。”    “是啊,新人嘛,不过,推出的歌曲应该不错。”    “啥歌曲啊?”    “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我去,这是歌曲的名字?”    “还有军港之夜。”    “咦?好像听说过呢。”    “哈哈,其实我也是头次听说。”    “那我就冠一下名好了。”    “嗯,我给你问问,我一师兄在这次演唱会上帮忙。”    “你告诉北晚,这次演唱会所有工作人员、演职人员的饮料我包了,北冰洋汽水管够儿造!”    “哎呀,老同学,你真有实力啊!北冰洋汽水要一毛钱一瓶呢!”    “小意思!哈哈!”    工作人员、演职人员顶多三五百。    一人十瓶汽水才三五百元。    要是拿这点钱买冠名权简直是骂人一样。    不过,北晚报要价也真不高。    这会儿,北晚报刚复刊。    只有一大张,对开四个版面的报纸。    眼下,还没正式开展广告业务。    举办新星音乐会他们投入不小,没有把握能卖出所有门票。    有人主动送钱来,他们当然高兴了。    9月19日,北晚会用半块儿版面刊登音乐会广告,会在显著位置为红星箱包冠名。    9月23日、24日音乐会上,主持人也至少会四次报上红星箱包的大名。    这一套下来,他们只收1000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