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 统安城之战(二) (第2/2页)
“杀!杀!杀!” 前军统制杨惟忠接令后,持一柄长柄九环刀,指挥着前军列成阵势,鼓噪而进,步军在中,游骑护卫左右两翼,向着前方缓缓移动,众军呐喊之声,响彻云霄。 右军统制刘仲武也不顾老迈,不顾浑身疲惫不堪,指挥着右军列阵也是鼓噪而进,护卫着前军右翼。 左军统制朱定国夜同样如此,左军大阵稍落后中军及右军大阵。左、前、右三个大阵一起往前推进,欲击败当前之敌。 双方拼死厮杀之时,中军的工匠们便迅速组装好了数具抛石机,拥至阵前,不停的向着夏军大阵抛射石块。 夏军步骑也是在山谷之中布成了三个大阵,迎战宋军。 宋军抛石机抛射的石头飞到了空中,随后砸向夏军大阵,将大阵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缺口处便是夏军士卒血rou模糊的尸体。 “噗!”的一声巨响,一块磨盘大小的石块落在了骑马站在夏军大阵最前方的夏军统帅的马侧,差**中夏军统帅,若是击中夏军统帅,这场战役就基本会结束了。 巨石砸进泥地,溅起了丈许泥浆,扑簌簌的落满了夏军统帅一身。 “晋王...当心啊!” “快,快,保护晋王殿下!” “晋王,前方太过凶险,臣等请晋王殿下移驾。” 左右大惊,纷纷扑了上来,查看其安危及团团护卫在他的四周。 “闪开,闪开,挡着本王视线了。”年轻的晋王见左右都拥了上来,于是开口呵斥道。 夏领兵拒敌的统帅姓李名察哥,为夏惠宗李秉常之子,夏帝李乾顺的庶弟。 李察哥长相极为俊美,长眉若柳,身如玉树,头发如黑玉般的光泽,肌肤细致如美瓷,嘴唇如樱花般的,微微颤动,不知是被吓的还是被气的,细长的黑眸透露出了一丝冷峻。 仅凭李察哥的长相判断,哪里像个叱咤风云的一军之统帅?倒似乎个风花雪月的翩翩美少年... 李察哥伸手轻轻弹掉落在肩膀之上的泥土,随后催马走到阵前,细细观看着越逼越近的宋军大军。 “汉军左军较弱,右军较强,命擒生军一部,步骑三千出阵,泼喜军、强弩军亦出阵拒敌,主要攻击汉军左军,迟滞其进军,余者就地掘壕布阵,以拒汉军。此战关乎我大夏生死存亡,后退一步者斩!”李察哥目光极为毒辣,很快就看出了宋攻击大军的弱点,那就是左军较弱,因此只要迟滞住宋军左军攻击的步伐,那么整个宋大军也不敢冒进的。 夏军众传令兵大声接令后,随后纵马疾驰,四散开去,传达将令,夏军随后大旗摇动,鼓号齐鸣,数千兵马越阵而出,前去阻拦宋军攻击的步伐。 李察哥随后看着一片狼籍的战场,暗暗叹了口气。 宋大军欲取朔方城,西夏当然不会拱手相让,不但不会拱手相让,并且尽起数万大军,由皇弟李察哥统帅,同样陈兵统安城,欲与宋军决一死战,将来犯之敌,或击溃或歼灭。 西夏地广人稀、国穷民弱,数万大军之中大部分都是临时招募的百姓,许多人连军衣都没有,仍是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有的甚至是一家三代均在其中,不过手中简陋的兵器杀气人来却毫不含糊。 西夏总人口约三百万上下,要凑出这么多的兵马,只有实行全民皆兵,一遇战事,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 西夏人号称人人能斗击,无复兵民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 夏军主要分为三种,一曰御宿军,就是皇帝的侍卫亲军,是夏最精锐的兵马,选能征惯战、身强力壮之士,同时装备也是最好的,其中就包含夏最精锐的铁鹞子、质子军等。 二曰擒生军,顾名思义,就是拣选军中骁勇善战之士十万人组成,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战时生擒敌军为奴隶,当然前提是不为敌砍死或生擒。 擒生军平日主要驻防在兴庆府、西平府、贺兰山等地,以拱卫京师,此时因黑旗军大军兵逼西平府,因而被夏朝廷悉数调来,从而造成了贺兰山、兴庆府兵力空虚,给了黑旗军以可乘之机。 三曰左右厢军,分成了十二监军司,驻防在全国各地,实际是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半农半兵的乡兵,此类军种,人数最多,但战力低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