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八章 墙里开花墙外也香 (第2/2页)
率先推出了首款音乐手机。 而现在,波岛的音乐手机也推出的磕磕绊绊,一边和萨基姆扯皮,一边抓紧在试制,这样的效率很难让人满意,而通过非州的这一场事儿,他也看到了,大企业对于市场反应的机制太过死板,比如,非州这边电信运营商多,他一门心思的要搞个四卡四待和大容量电池的手机这前前后后折腾一年多了,也没见上市,他的心都有些凉。 另外,波岛的海外业务虽然成立也有 不短的时间,然而销量真的不怎么样,价格也就是比诺记这样的机子价格低一些,在国内销量可以,在非州这样的地方竞争力真的一般。 他自己也代理过华强北的一些山寨机,算是挣点外快补贴家用,只是这售后真的难做,产品质量也不稳定,挣的也不多。 他试销了吴印良品的手机一百台,才真正觉得,这才是黑人兄弟最喜欢的手机,此次找上门自然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商机,而且,他也表态,非州这边的经销商网络也基本上形成,只要有合适的产品,短时间就能上量。 冯雨梧再三盘问,又问了问当地的营销策略等等,竺照江一一回复,总之就是小广告的路,什么电线杆子、墙上啊,能看到的地方都会刷上广告,冯雨梧哪里经历过当年三朱口服液搞的那一啊,傻愣愣的听竺照江说完,最后按照衣果机价格599的价格给竺照江,而代理也只给了南.非一个国家的代理权。 对竺照江来说,拿下南.非的代理权和整个非州的代理权也几乎没什么两样——产品只要给我,你知道我卖到哪里了,反正冯雨梧担心的只是别在国内销售就行。 当天,双方就签了合同,竺照江动用自己手里所有的积蓄提了一千部手机,再次回到南.非,又过了一个礼拜,这一千手机也销售一空。 没办法,竺照江又一次的回国协调发货事宜,他的资金进来出去也费劲,对于这些不安稳的地方,只有钱真正落袋才是真的安稳,甚至于,一部分资金他都是通过地下.钱庄带回来的。 他回来一趟不容易,再次找到冯雨梧,说这么卖也不是个办法,我就为了挣个辛苦钱,你不能来来回回的折腾我啊。 冯雨梧也是个胆大的,他自己家不菲,和竺照江这样的人也算是对上了脾气,百般思量之后,他给了竺照江最优惠的政策,四百二提货价,五百八开票价,一月一结算。 结果第一个月,竺照江就销了十万台。 第二个月,已经二十万台出货了,第三个月有望突破三十万。 国外的销量上去了,国内这边的货源就紧张了,而国内经过几个月的销售,也基本上进入了瓶颈期,产量相对比较稳定,这外部需求一旺盛,即使是冯雨梧紧急联系联发科增加订单,而湾湾那边的企业相对死板,生产订单的调整相对滞后,说得下个月才能增加产能。 这一来一去,产能就跟不上了,波岛的代工厂也是面临巧妇无米之炊的局面,最为要紧的是,在保国外还是国内这个问题上,冯雨梧居然选择了国外市场。 吴良问冯雨梧为何这般抉择的时候,冯雨梧解释,“师傅,那可是国外市场啊,咱不吹,国内有几家公司能给产品卖到国外去,就冲这一点,适当扶持一下,留下点星星之火不比什么都好?” 吴良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啊,咱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就为这名头咱也得顶着上啊,再说,国内这边销量趋于稳定,正好再来一波饥饿营销,顺便给内存再加大,来个小改版升级换代,也是应对之策啊。 于是,即便是在淘淘网上的吴印良品的官方旗舰店上面,吴印良品的音乐手机都成了紧俏货,今天520,搞了个小活动,买手机送铁圈耳机,发货得十天之后,即便如此,吴良打电话的时候,单销量已经达到二十万部,冯雨梧还抱怨,让他给联发科打的电话,赶紧加产能。 楚子曼问原因,吴良只好苦着脸解释,“一不小心在非州打开销路了,一个月有十万,呃,不对,二十万的销量,国内临时调货卖非州了。” 张帼贤闻言更是不愿意了,“吴董,非州有,咱自己人没有?” 他那意思就差说吴良挟洋自重,给他气的笑了,“你这个思想很可怕,一周之后,咱俩一同南下到鹏城,你和冯总谈亲自谈代理的事?”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