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到南昌 (第1/1页)
武器采购委托南洋,这次主要是机枪等重武器等。【】通过福建商路夹带过来。 考虑进一步发展经济,看来还是要一些政策,要取得南昌坐镇的朱主席培德公的支持。培德公是滇军老人,北伐军长,还是通过祖父的老同事的关系才以后辈身份觐见。 朱主席对其祖父还是很尊敬,作为早期的读书人,革命之后,能够隐退田野,豁达之人。所以对这个后辈也很重视。 朱主席希望他好好学习,帮助祖父维护乡下秩序。强霖说道,晚辈正是为此而来。 强霖继续说道:乡间本来就积累了百年的矛盾,如今没有了皇朝权威,土地冲突经过两党革命理论放大,更趋激化,还请前辈训示。 问题已经明摆着了,强霖想看朱主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主席长叹一声,他知道江西是一个火药桶,北伐军大革命之所以分化,也是种田的这些人闹得太不像话,乡间革命党为了田地到到了亲人互杀的地步。朱主席问道,你这个后辈能有什么见识? 强霖说堵不如疏,要和平改变土地,现在减少地租已经不行了,直接采用均田。我想在赣南进行,先稳定一片地区。 朱主席说你先住下,我要找些政府文员研究一下。 强霖抽时间浏览南昌市容。与后世城市不同,现在的南昌还有城墙,城乡过度明显。城外土地都是地主的,不能随意征用。南昌也是一个战火频发的城市,百姓也是漠然视之。这时候的南昌城内也没有什么大工业,商业主要是吃穿和手工业。酒楼很有特色,水泥建筑不多,主要是木结构的江西特色,瓷器店铺也不如后世多。但比其他城市还是多了不少,主要是民生瓷器,艺术品不多。大概乱世买主不多,烧制的也不多。 朱培德找政府负责人,姜济寰,民政厅长;以及负责军官训练机构的老同学,朱德,等人聊起这个晚辈。大家都感觉十分惊奇。 因为乡间政府力量有限,还是维持在地主乡绅的秩序。为了平息农民暴起,这个均田确实是一个釜底抽薪的招数。 但如何做到,压倒了葫芦,不浮起了瓢,惹起乡绅的反弹?在座的人,都是皇朝过来的人,不太明白,除了让一方统治另一方,还有什么协调的办法。最后只好找小东西过来。 强霖说,半强力说服:乡绅是让地免灾;农民是得地保秩序。这样就限制住乡绅的势力无底线发展,而农民因为有产了,地产还是很优质的资产么,自然要保护这种秩序。大家都是科班军人,又参谋推演一番。发现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法,他们不太清楚,这就是稳定么? 土地革命实际上在北伐期间已经很暴烈了,很多军官家属被抄家被分田被杀。朱主席就是今年,1927年3月份,把方志敏的农民讲习所解散驱逐。而方志敏1924年就在家乡发动农民,并杀了亲叔夺地,一时震动四方土豪。 农民们也是无语惊呆,知道什么是革命了。但更是加速了农民们的撕裂,大家都知道做这种事是回不了头的。完全失地的农民,逐渐聚集;另一部分农民佃农则更为沉闷,不敢参与了。 北伐军也因此停下北征,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共开始互杀。 朱主席问道,那么,还需要什么支持呢?强霖提了二个要求,一个是赣南行政权力,让我的祖父代理,二是派些军官,加强保安大队。 朱主席让朱德马上派出军官;但赣州政府专员事,还要武汉政府同意。所以,你可以先在兴国实施,兴国县长会得到通知配合你的保安大队。
朱德还兼任警察局长,挺忙,应酬较多。所以先请参谋长陈奇涵陪强霖参观自己的军官训练团驻地。有几百名基层军官在训练,主要来自滇军朱主席的部队。陈参谋长没有参加会议,不知道强霖的打算。强霖也没有隐瞒,把自己要在赣南均田的计划告诉他。 陈参谋长十分震惊,作为军人,知道这么做,农民很高兴,但对农民反抗后成军却是不利。 陈参谋长回来后,向朱德谈了自己的看法。 朱德开导他,你从江西,到滇军讲武堂,又入黄埔,从赣军到北伐军,为了什么?只要农民有好处,我们就应该支持。就准备派你去参加这个保安大队,你自己通知省委一声,这个军队尽量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帮助这个强霖尽快扩大,保护农民的利益。 强霖带回来一个参谋长和10个滇军基层老兵,还有自己被任命为兴国保安团团长的命令状。 强霖召回在营地训练的保安大队军官,宣布成立保安团,主要是整编本地靖安团等官方武装,成立正规建制的保安团,陈参谋长任副团长兼参谋长。 段月泉不担任副团长,担任两个中队合并的一营营长,中队改称一二两个连,缺编一个连,由改编的靖安团补充。二营由靖安团改编。直属部队不变。滇军基础老兵补充进各个连,充当班长,直接指导班组战术。 强霖把部队交给陈参谋长,让段月泉和强安两个人,全力配合参谋长。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