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节:创业  (第1/2页)
    其实,陈暮早就听说成都科技局想将他调过去。【】春节后上班,果然收到了调令,他就乐呵呵的跑去成都上班了。反正他去成都的决心已定,调令如果没来,他不惜辞职也会去的。    等他到成都时,尹仲夏早就到了,作为成都本地人的陈兴怡更不用说。    陈兴怡的父母专门请陈暮和尹仲夏吃了顿饭,以示欢迎。陈兴怡的父亲陈渡云,是陈暮的三叔,现年48岁,在一个政府部门当局长;母亲沈媛儿,今年39岁,但看起来就30左右,成熟美丽,是大公司的财务。他们家教很严,虽然陈兴怡是他们的独女,但从没娇生惯养。    饭间,陈渡云知道他们三人的创业计划后,笑而不语,明显有种“小儿玩意”的味道,搞得陈暮和尹仲夏心中很不是滋味。    沈媛儿反而有点感兴趣,连声赞他们有创意、有志气,但是表示不会进行经济援助,说是为了锻炼他们。    出于联系方便、经济省钱两个目的,陈暮和尹仲夏合租了个套二的公寓。一安顿好,三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说是三人的创业,其实几乎都是尹仲夏一个人在办。    陈兴怡就读的四川师范大学在主市区边缘,平时她学业繁忙,周末还有选修课,路远加上课多,让她参与的时间很少。    陈暮就更惨了。他本以为来成都科技局后,会一如既往的轻松。结果事与愿违,上班后他就遇到省科技厅主办的四川省实验基地大竞赛,他参与组织这个赛事,忙的够呛,时常加班,下班就想睡觉。    周末,陈暮和尹仲夏约陈兴怡来家里吃饭,共商近期“创业”的进程。    尹仲夏对着两**吐苦水:“我们的闪亮大业不顺利啊!表哥、怡丫头,不是我不勤快啊,是你们实在太不给力了。这些天几乎都是我一个人跑来跑去,我对成都本来就不熟,公车上耽搁的时间很多,这个把月了,合适的店面一直没找到,要么租金贵了,要么位置太差,我不行了,需要援助!”    面对尹仲夏的抱怨,陈兴怡哼了一声:“我们不是抽不出时间吗?暮哥工作强度大,你俩住在一起,应该知道他每天都加班,知道他下班后有多么累。我也好不到哪里去,等我下课后赶车过来,都不知道几点钟了。你不是有‘心弦’吗,谈租金时,触发一下别人的同情嘛,争取租金算低点。”    陈暮帮尹仲夏回答了:“那估计不行。即使对方一时中招,事后肯定也会反悔。再说了,仲夏等级才4级,与其说能影响对方心情,还不如说擅长感受别人的情绪。”    尹仲夏忙点头:“对对,我只能稍微影响别人的心情,但是效果比较差。唉,我遇到房租比较贵的房东,我能用‘心弦’清晰感受到他们的决心,真的是相当的大啊,誓不降价的!”    陈兴怡不满的看着尹仲夏,说道:“那么说,你基本没什么用啰。”    “……”尹仲夏无言以对。    陈暮忽然道:“对了,兴怡,把店开在你们学校附近如何?”    陈兴怡眼睛一亮:“啊,可以啊,我们学校南门外很繁华的,是个购物中心。学生很喜欢在校外消费,把店开在学校旁边,生意肯定不错;而且,我也离得近,下课就来帮忙!”    尹仲夏对这个提议不满:“店开在那里,档次肯定就不高了,卖不起价啊。”    陈暮敲了下尹仲夏的头:“切,好高骛远。我们刚创业,起步能高吗?要高,也得问问我们手上有多少钱。从低做起,打好基础,等盈利了,我们再扩大规模。”    在陈暮的强烈主张下,在陈兴怡的积极支持下,在尹仲夏的不情不愿下,小店地址就定在了四川师范大学南校门外。为了抚平尹仲夏不满情绪,店名由他取。    于是名为“仲夏夜”的甜品店正式开业了,这名字很是恶心了陈暮和陈兴怡一把。    仲夏夜的装修略带地中海风格,美观大方,舒适lang漫,绝算不上高档。    陈暮作为最大的股东,却没时间过问小店的情况,每天累死累活的忙那个实验基地大比赛。陈兴怡还好,位置近了,她几乎每晚都去帮忙,但是压根底没表演什么“冰冻魔术”,对营业额没实质性贡献。    小店真正的mvp是尹仲夏。和小店同名的他,每天用自己的“心弦”疯狂的吸引客人。路过仲夏夜的人,都会有种淡淡的、莫名的兴趣,想进去品尝糕点,此时,迎接他们的是尹仲夏那张帅气的笑脸;在店中喝着饮品的人,都会变得顺心,即使有大烦恼,也会心情渐渐好转,结账时,看到的,依然是尹仲夏那张会心的笑脸……    仲夏夜的大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