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一条新闻的诞生 中 (第2/2页)
生时,记者忍不住为之惊艳。 人漂亮说话又好听,还有着相当的专业性,这个白妹子果然大受记者欢迎。 记者为之着迷,甚至连续问了她几个私人问题。 第一个爆点来了,雷娜竟然是法兰克福大学的昆虫专家,活动档次 1! 她对更多问题都微笑着一一作答,进退得体,不急不躁,记者感慨果然不愧是女博士。 雷娜发誓她绝没有背稿子,也没有什么叫“虎鲸队长”的人昨晚通知她准备发言,还列出四个要点:1、要体现专业性。2、要普通人通俗易懂。3、每两个段落中间穿插一个笑点。4、侧脸15度对着镜头。 现在全用上了! 队长我愿意毕生追求,咳,是追随你哟! 因为既专业又有趣,雷娜本人也话题性十足,加上议员出场这个PY交易必须保留的镜头,一个五秒钟的短新闻极可能变成十五秒长新闻,甚至看观众反应可以制作成一个专题。 现在就差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爆点。 然而这只是场防虫活动,似乎没什么新闻爆点可挖。接下来再偶遇议员谈几句理念,流程就可以这样结束,记者感觉有些不甘心。 美好的开头却没带来完美的结果,简直像初恋,不甘心啊。 这个时候,白妹子雷娜却眨眨眼,笑了……一切似乎都在那人的预料之中——不甘心就对了。 你要爆点,我给你爆点啊。 她转身从车子的后备箱取出一只透明生物箱,将之展现到镜头前。 箱子里关着的,是一只土黄色飞蛾。 “天啊,这是什么虫子?它看起来真可怕!”记者知道这时候该怎么配合,捂着漂亮的唇彩大呼小叫,并将期待的目光看向雷娜博士。 我要!给我,快给我! “这是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是我们刚刚从树林中捕捉到的。这种飞虫并不叮咬人,但它翅膀上的鳞粉会对过敏性人群造成伤害……” “你等会儿!”张雪伸手抓住王虎的胳膊,难以置信的问,“是我的眼睛看错了还是所有人都是瞎子!那个箱子明明是从她后备箱拿出来的吧?她为什么说是从树林里抓的?我可是从一开始就在场,从头至尾都没人进树林,怎么没人反驳她?” 王虎拍拍她的手背,没说话,其实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解释就是皇帝的新装,而张雪就是那个想说真话的孩子。 好在她说的是中文,德文她能听不能说。 每个人都对“从后备箱取出来”这件事视而不见,全都装作兴致勃勃的样子听着雷娜枯燥乏味的飞蛾科普。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只是铺垫,爆点在后面。 所以当Dr.雷娜说出“……德国没有这种飞蛾,它的原生地在中东,应该是虫卵随移民来到法兰克福,然后在温带气候下孵育生长。这是典型的物种入侵,我会在社区建立观察站进行后续……” “中东”、“移民”、“物种入侵”,听见这种字眼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正和人聊天的斯特法妮议员猛的将目光注视过来。 拿着话筒的记者强忍住不要狂笑,手都在微微颤抖。 爆点来了! I‘mcoming!I‘mcoming! “雷娜博士,我想观众更加关心的是,这种可怕的飞蛾,它会杀人吗?”女记者紧张的追问。 “哦…不会…我的意思是,它的鳞粉只对特定人群有害,主要是过敏性人群。”雷娜此刻表现的就像个不通世务的书呆子。 “那这种伤害会致命吗?”记者步步紧逼。 “如果有别的并发症……我们需要更多研究。因为德国不是原生地,就像传染病,德国人或许缺乏相应的免疫力……” “所以会致命的对吗!还会传染?尤其是对德国人!作为专家,您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对吗?”记者刀枪齐亮。 “不,我没那么说,不过也不能排除……”雷娜看起来有些慌乱。 “好了,我们今天的采访到此为止!” 记者笑了,这次是真真正正的笑了。 斯特法妮议员也立刻转身离开,这个新闻她已经不适合出现在镜头内,最好一点儿关系都别有。 但她也笑了,边走边笑,笑的无比畅快。没想到一次突发奇想的参与活动,收获竟如此巨大! 走在半路的斯特法妮忽然转身,对着看过来的王虎比了一个下流手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