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泣震三界_第四百零六章海滨钓鱼人,水月剑宗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六章海滨钓鱼人,水月剑宗门 (第2/2页)

是震惊,筐中无水,鱼儿竟能畅游!

    此等异事,一路上虽多有耳闻,然亲眼所见,仍旧难掩惊奇,问风傲道“这鱼筐有何来历,似非人间之物。”

    风傲神色得意,举起鱼筐炫耀“相传,天地初开之时有一仙者,乃盘古大神灵识所化,有统御三界,领导万灵只能,为女娲、伏羲之长,天帝、鸿钧之师,后人应天道而生,大地之上育有三奇,乃为炎帝、黄帝、蚩尤,彼此征战不休、兵戈不止,最终致使魔界入侵,三界动荡,仙者不忍盘古大神创造的世界就此毁灭,乃以金身封住魔界入口,阻断魔兵通往三界;人魔之战止戈千年,仙者灵识化作一株藤蔓,恰逢有练世者途经,受仙者之托,割其一脉编筐,此筐可装天下妖魔,渡天下灵长,百余年前,机缘顾我,得此钓竿鱼筐,虽未位立仙班,却可入仙家之门,与人解难,受食香火。”

    禅勋若有所思,问道“如此说来,凡灵善入筐,均可寻得一个好归宿,凡恶者入筐,定是万劫不复。”

    风傲捋捋胡须,哈哈笑道“非也,非也,此事还有后续,魔界有一巫,生在洪荒之前,善使幻术,曾随魔兵征人界,然因迷恋红尘美景,决意罢兵止戈,遨游三界,红尘中邂逅一女,然因人魔有别,终未能结果,此女在临终前向他要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两人白头偕老;后巫师得此物,灌注毕生所学于其中,因此鱼儿还以为自己在水中,欢快得很。”

    “如此,此物是正是邪?”

    风傲将鱼筐递与禅勋道“你仔细看看。”

    禅勋翻来覆去看了无数次,始终不得其中奥秘,不明风傲用意所指,放下鱼筐抱拳道“弟子愚昧,请师叔明示。”

    自筐中取出一黄金鲤放生,又将鱼筐置于水边,鲤鱼在水中畅游半刻,围着鱼筐转了数圈,竟自己跳入筐中,风傲将鱼筐收回说道“祖道重灭戴邈一门,救晋国数十万百姓,是善是恶?赵军所至,民不聊生,石虎残暴,以人为食,唯独对你师徒有恻隐之心,是善是恶?鱼已得自由,却甘愿再度入筐,是善是恶?功过得失本无尺度,人言其对,便是对了,人言其错,便是错了,莫看今时人论,但听后人评说。”

    “弟子受教,谢师叔点拨。”

    “圣山之上多有经论,即来,兵戈之外多养心性,心性通明,路自能通明。”

    “是,弟子谨记。”

    风傲语罢,自领路前去,路途中为二人讲圣山之精奇,北海之壮观。

    荒野处行足六日,遇一山亭,曰:十方亭,题有一联,上书“四海升平时,吾自归仙路;”下对“塞外狼烟起,舍身救黎民;”橫出“神人共鉴。”

    “此亭乃立派祖师所建,用材多有渊源,石柱取九州十方奇材,上携十方灵物,出入两口皆托阴阳,两极相生相克,正是我门派之心,人至亭中,脚踏昆仑翠玉,头顶四方神兽,入亭,已在圣山之中,过之,身在圣山之上。”风傲脸上布满说不出的神色,看不出是何种心情。

    禅勋师徒步入山亭,果见翠玉地砖,地砖南北有九州二字,吊顶白玉上雕饰四方神兽,神态栩栩如生,不禁惊叹“圣者巧匠之功,苍生福祉。”

    “凡天下事,物极必反,门中多有奇能子弟,天池圣水可救治天下痼疾,然师祖有言‘入亭已是圣山士,出亭复归红尘人,两不相关,无有因果。’故凡人只知‘北海宗门在圣山,剑卫英名代代传,未晓天池育仙者,灵丹妙药在天庭。’”风傲此言,似是惋惜,似是感叹,又似是诉说些什么!

    禅勋未能明隐喻所指,转而问道“师父曾与我说宗门事迹,每每止于北海不毛之地,此是何方?”

    “史志记载,二位师祖曾随庄周游历北上,至不毛之地,冰雪覆盖,地无四季之分,至极寒处有海,未知其大小,因地最北,名为北海,雪地见熊,为善战之神,水中有鱼,其大未能见边,天只两日,一正一邪,正者与时相对,邪者足六月之长。”

    禅勋对此甚是好奇,追问曰“至北海需多少路程。”

    风傲摇头答曰“不得而知,我与师兄曾数次北上,均因不能受其苦寒,无功而返。”

    禅勋还想再问,风傲却不愿再答,起身道“今日天色已晚,快快上山去吧。”

    出山亭走了十余里,见一八九仗石碑,上有北海二字,这便到了北海一派宗门,然石碑之外未见他物,心中甚疑“此是何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