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皇帝的家底 (第2/2页)
一些。 可是,不论是宣府还是大同,确确实实的没有官府,云昭再三告知朝廷,若不能派出官员治理宣大,这里将会沦为流寇遍地之所。 皇帝逼迫他进军宣府,大同,他确实进去了,可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麾下的军卒就逃亡了三成。 于是,为了不至于成为光杆将军,他只好带着兵马迅速离开宣大,然后就被皇帝派到了辽东。 杨国柱累世将门,是大明总兵中少也有的敢战之士,这些年东征西讨,戎马倥偬,未曾有过一日清闲。 眼看着战阵已经列好,杨国柱潸然泪下,一万人的大军,如今列阵在面前的只有不足五千之众。 对于这个数字杨国柱已经很满意了,这些年与同袍生死相依,终究还是有一些人愿意陪他死战。 “督帅说了,战死之人家中可分十亩良田,赏金百两。” 杨国柱拄着一杆长枪缓缓地从将士们面前走过,话语凄凉…… 不等将士们回应,岳托的兵马就已经到了。 杨国柱高举长枪指着前方道:“宣大的好好儿郎们,突击!” 杨国柱的兵少,却主动出击,这让岳托大为惊奇,总觉得这是洪承畴的计谋,费扬古差点被炸死在松山堡的事情他已经知晓,很担心在这里又出现什么不忍言之事,稳妥起见,遂小心试探着进攻,不敢全军压上。 洪承畴胸中骄傲至极! 如今的大明,也唯有他洪承畴的属下,可以做到明知必死而敢战! 因此,他率领中军前进的速度极快,紧紧的咬住吴三桂兵马的尾部,生怕此人再陷入敌军之中。 陈东从望远镜里已经看到了关宁铁骑前进的速度,大为感慨的对云平道:“我以为好男儿全在我蓝田,现在看来不是的,这里也有。” 云平道:“别感慨了,快快发动,要不然这些石头就会落在明军的头上了。” 陈东再看看脚下已经列阵随时准备出击的科尔沁土谢图的蒙古骑兵,就对云平道:“蒙古人作战的时候从来都不管周围的环境是吧?” 云平没有回答陈东的废话,直接点燃了火药引线,拖着陈东迅速躲了起来。 吴三桂的骑兵已经酣战了一个多时辰,此时堪称人困马乏,眼见蒙古骑兵占据了高坡处,就等他前来好从高处冲下来就心中发苦。 不过,此时没有时间让他调整部署,只能在最糟糕的状况下向蒙古人发起突击。 “死战呐!” 吴三桂扯掉身上的斗篷,丢下缰绳双腿控马,双手持刀向前平举,做好了骑兵混战的准备。 就在吴三桂用马刺将战马速度催发到极致的时候……山崩了。 只听霹雳一声响,这座状乳峰的山头上最险要的那个点突然炸开了,斗大的石头被火药炸开,一面倒的沿着山坡滚落下来,直奔蒙古人骑兵。 于此同时,上百枚黑乎乎的手雷也从蒙古人军阵的后方被人丢出来。 一时间,山顶巨石雷霆般滚落,身后又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蒙古人的骑兵大队终于开始混乱了。 眼看着巨石滚落,吴三桂心中大喜,大吼一声,正在全速向蒙古人逼近的关宁铁骑直到不足百丈时,吴三桂才下令向左侧转向。 关宁铁骑的马队就像是一条溪流,流淌到一处弯处,顺势而去,队形整齐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眼看着乱石将蒙古人砸的东倒西歪,更有一些连人带马几乎被砸成了rou泥,吴三桂无比的喜悦。 在骑兵大队只偏离了二十余丈后,又传令转回方向。 明军的马队在号角声中,又一次蜿蜒而来。 关宁铁骑的这两次转向,看得对面山头上的陈东看的惊叹不已。一名骑士可以轻易做到行转自如,百余名骑士或许也能做到动作一致,可是上千人的一致变向,陈东还是第一次看到,而且是连续两次。 他知道,一支骑兵部队要在高速奔跑中转向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这不光需要骑士们都有精湛的骑术,还要求他们所有人不能出现一丝差错。 由此可以看出,关宁铁骑平日训练有素,只有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达到今日运转自如的水准。 更何况吴三桂的第一次转动方向,不用减速就避开了零散的飞石,第二次转向,却趁着战马极速飞奔,带着关宁铁骑冲上来高坡。 此时的关宁铁骑与混乱的蒙古骑兵已经转换了地利。 “狗日的皇帝多少还是有些存货的。” 陈东对云平道。 云平懒懒的道:“等武研院针对骑兵的新武器研究出来之后,骑兵?就要完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