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九章开封,终于开封了 (第1/2页)
第一九九章开封,终于开封了 崇祯十五年二月六日,开封降! 大明周端王朱恭枵在银安殿自尽,同时投缳自尽的还有内眷一十九人。 周王一系共造反四次,被发配云南两次,是大明王朝的不孝子,屡次反叛,屡次恢复王爵。 周王一系在崇祯朝共击退李洪基三次,张秉忠一次,挫败云昭侵吞开封的阴谋两次。 这个大明的不孝子用自己的命向大明的列祖列宗给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 但凡是像朱恭枵这种人,身边总是会有几个能用的人,所以,这些能用的人就保护着朱恭枵的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拼死从开封城里冲杀出来了,并逃过重重追兵,最后逃进了渑池。 这件事是朱恭枵的两百亲卫干的事情。 等他们抵达渑池的时候,两百亲卫只剩下十七人,朱恭枵的四个儿子人人带伤,两个年幼的闺女在颠背流离中生病。 不过,他们好歹冲出来了,前来投奔蓝田县大鸿胪朱存极。 朱恭枵死的时候曾经留下遗言——愿我来世莫要再入帝王家! 从密谍司传来的消息来看,开封城还应该可以坚守两个月的,不过,每坚守一天,开封城就要多死上千人,朱恭枵受不了,他选择结束他的生命,来结束开封城百姓的痛苦。 麾下悍将陈永福携总督丁启睿杀出开封城一路逃亡,预备与山东刘泽清会师巨野,却在菏泽遭到李洪基麾下大将田见秀,刘宗敏的伏击,丁启睿,陈永福战死,麾下部众逃散无踪。 赋闲在家的河南巡抚高名衡自尽。一同自尽的官员超过二十七人。 云昭看完密谍司送来的密报之后,将密报递给柳城道:“刊发吧,把前因后果写清楚。” 柳城犹豫一下道:“这么写会对我蓝田不利。” 云昭道:“这是大明朝仅剩下的一点骨气,别糟蹋了,告诉长安城里的旧有的官员,他们可以写挽联,可以写记,做传,这些东西你挑好的刊发在报纸上。 另外,你们琢磨出一副挽联,用我的名义发布吧!“ “是!” 柳城嘴上答应的很快,脚下却没有挪动。 “去吧,骨气这种东西在谁身上都会有,不论长在谁的身上,且表现出来了,那就要宣扬,我蓝田还不至于因为同情了朱恭枵,就会民心涣散。” 柳城这才弯弯腰,就匆匆的去了。 大书房里的气氛安静的有些让人窒息。 蓝田县大鸿胪朱存极跪在地上,将身子挺得直直的,他的脑门上血迹斑斑,云昭脚下的青石板上也是血迹斑斑。 他已经在这里叩拜了云昭足足一柱香的时间了。 “你当年为你全家乞命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你的尊严,今天,为了你的亲眷,你就不要尊严了?” 云昭没有让朱存极站起来,他的声音极为清冷。 “若这六个孩子有任何不妥,请县尊斩我全家!” 朱存极说着话又开始叩拜,将脑袋在青石板上碰的“梆梆”作响。 “你秉性懦弱,且有一点狡猾,甚至有些自私自利,这一次为什么会押上你的全部身家性命呢?” “朱恭枵临死前写下血书,要我保护住他的那点血脉,不求富贵,只求温饱,我们血脉相连,朱存极实在是不能弃之不顾。 县尊,朱存极在此立誓,这六个孩子恨当今皇帝胜过恨任何人,我蓝田两次救援开封,这件事他们是知道的,也是感恩的。 恭枵长子相,次子录,已经成年,他们愿意投身军中,为我蓝田冲锋陷阵,百死不悔!” 云昭叹口气道:“他们不得为官,不得从军,去做学问吧,新的世界就要开始了,希望他们能够忘掉心中的仇恨,好好的生活,或许,这也是他们父亲的期望。” 朱存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重重的向云昭叩头三次,慢慢的道:“我曾经问过朱恭枵长子相,为何不去京师,县尊必不会阻拦。 朱相告诉我说:他父亲对他说人这一辈子的好运气是有限的,大灾大难能逃过一次,未必就能逃过两次,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次逃难的经历就足够了。” 云昭听了朱存极的话,叹息一声,示意朱存极可以走了。 朱存极走后,云昭对坐在角落里的韩陵山道:“大明不缺少聪明人。” 韩陵山冷哼一声道:“他们是太聪明了。” 云昭低头沉思一阵又道:“我们驱虎吞狼的政策是不是太过无情了?” 韩陵山道:“总好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杀人!” “有人说我们这样做,会造成极大的财富损失。” 韩陵山笑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就是土地,不论李洪基,张秉忠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