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你不得意思意思? (第1/2页)
大明咸鱼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三章你不得意思意思?夏老抠掉不掉头发,朱老四不清楚,但是朱老四很清楚,自己这满头的头发已经快剩不下几根了。 首先是孙儿要娶亲。 亲孙儿娶亲,那个干孙儿就得跟着闹腾,杨癫疯那小王八蛋也不是闹腾一回两回了,总不好一直强压着。 然后是这些兄弟和侄儿们都在背后骂自己抠门,因为这些兄弟和侄儿们来顺天府觐见,自己只给了几千两银子和一些布帛之类的赏赐,没像往一样几万锭几万锭的赐给他们宝钞。 问题在于,现在的宝钞和以前的宝钞是一回事?再让朕几万锭几万锭的那么赏给你们,朕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紧接着就是杨癫疯那个小王八蛋捅出来的篓子。 顺天府的青壮挺多,可是那些青壮都跑到工地上干活去了,只有少数土地由老弱妇孺在耕种,剩下的大片土地就那么扔着没人管也没人问。 这就意味着,原本就需要从南方调集粮食来顺天府,现在需要的粮食就更多了。 需要粮食也就算了,好歹也有个漕运,漕粮就近运至淮、徐、临、德四仓,再由运军分段接运至通州和顺天府,一年转运四次,百姓参加运粮即免纳当年税粮,纳当年税粮则免除运粮,其运费计算在支运粮内,好歹也是个惠民的政策吧? 偏偏还被那个小王八蛋嘲笑了一通,说是走海路直接到天津然后转运通州更省事儿,装的东西还多,连商货都能一起捎带着,比漕运可划算多了。 尽管不太想承认,但是朱老四在咨询过夏老抠,又调取了诸多卷宗和锦衣卫的备档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海运比之漕运,确实有很多的优势,无论是速度还是运载量,都要比之漕运高出一截,而且路上产生的消耗更小。 关键是,老子让人辛辛苦苦挖了这么多年的漕运怎么办?废掉不要了? 好吧,废了漕运是不可能废掉的,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走海运,把漕运作为海运的补充也不错。 但是那些多出来的粮食缺口怎么办? …… 永乐十五年的三月,跟往常的三月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大概就是杨少峰前脚刚刚给夏老抠添了堵,后脚就被朱瞻基给添了堵。 快要成婚的朱瞻基自打知道了太孙妃是胡善祥而不是自己青梅竹马的孙氏之后,就打算本从杨少峰那里学来的独乐乐不如独乐乐,独郁闷不如众郁闷的原则去打算拉着杨少峰一起不开心。 想了半天之后,朱瞻基干脆跑到了工地上,直接找到杨少峰就开喷,各种役使百姓,荒废农时,浪费国库等等一大堆的事情都被朱瞻基拿出来喷了一遍。 然后一脸不爽的杨少峰就瞪着朱瞻基道:“到底有啥事儿就直说,别在这儿藏着掖着的给人找不痛快!没看着我这还忙着呢?” 朱瞻基皱着眉头道:“我就是心里不痛快。” 杨少峰道:“你这眼看着就快要大婚了,媳妇马上娶回家,你有什么不痛快的?难道你还有什么隐疾?” 不对啊,这货有儿子啊,虽然他自己活的年头短了点儿,但是有儿子却是实打实的,还被蛮子污蔑为不是亲生的。 等再仔细想想明朝的那些破事儿,杨少峰顿时恍然了朱瞻基这货还是个痴情的!这次娶的不是他喜欢的青梅竹马! 朱瞻基的亲事定下来了,光禄寺卿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被选中为皇太孙妃,纳微礼之时,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为正使,隆平侯张信为副使,冠服仪仗不仅完全按照亲王纳正妃的标准,还额外多加了一套燕居冠服,就连锦衣卫百户胡荣也被升到了光禄寺卿的位置上。 朱老四很开心,替自己的孙儿挑了一个好媳妇,明年就有可能抱上重孙子,说不开心那是扯蛋,就连册封胡氏为太孙妃的诏书都透露着一股子喜庆。 “制曰:帝王主宰天下,必重嫡长以隆万世之本,必谨婚姻以正王化之原,此天地之常、国家之大典也。 朕嫡长孙皇太孙,天姿英明,孝敬仁厚,年长已冠,宜谐室家,尔胡氏光禄寺卿胡荣之女,天作之合,兹特授金册,立尔为皇太孙妃,尔其恪遵妇道,恭顺以事上,勤俭以持身……尔其敬之。” 朱高炽也很开心,一来是相信朱老四的眼光,二来也是因为明年就有可能抱上孙子,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说不开心也纯属于扯蛋。 杨少峰其实也挺开心的,毕竟朱瞻基这个二货成婚了之后,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