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再援蛟龙镇 (第2/2页)
“多谢英雄出手相救!”城内的守卫们恰好在这时赶到,对着于寒齐刷刷地拱手称谢。 “不必多礼,倭寇人人得而诛之,我只是做了份内之事。”于寒收刀入鞘后摆手说道。 “你,你穿着倭寇的衣服?还没有辫子?”领头的黑大个借着火把看清了于寒的打扮,顿时连连后退,身后几人更是举起了枪。 “等等!”黑大个一想又冷静下来,制止手下后问道:“你是倭人?为什么又帮我们?” “哈哈,我怎么就成倭人了?倭人会杀倭寇?这衣服是从倭兵身上扒来的,连马也是抢来的。再说,我一个人就能干掉这么多倭寇,收拾你们也不是问题吧?没必要多此一举骗你们。”于寒嘴里解释着,心里却暗道失策,怎么就忘记换衣服了? “壮士,大清百姓都有辫子,你怎么没留?”黑大个又质疑道。 “哼,我高兴!”于寒一听这话,不由冷哼了一声,谁愿意脑后坠着一根金钱鼠尾辫? “柱哥,我相信这位英雄,他确实没必要骗我们。人家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咱们好歹尽一下地主之谊吧!”黑大个身后一个二十来岁的硬朗汉子说道。 “三子说得对。”黑大个点头后又一抱拳:“我叫黑柱,这位是三子兄弟,这个是五哥,还有这个叫…,官兵都去了辽河一带打仗了,我们是自发守城的,算是民壮吧,不知英雄怎么称呼?” 于寒也学他一拱手:“于寒,华夏西秦省人,辗转到了这里,不巧和倭寇杠上了,便宰了一拨后到了这里。” “于英雄…” “就叫我于寒吧。”于寒摆手制止道。 “好,兄弟是爽快人,我就叫你于兄弟了。我看你年不过二十,要是不嫌弃,就喊我一声柱哥吧。” “哈哈,没问题。”于寒痛快地说道。 “于兄弟,这些枪…”黑柱瞅着几十支村田十三式有些眼热。 “都归你们吧!”于寒大手一挥说道。 “啊,真的?那就太谢谢了。三子,五哥,都麻利点!身上也搜一搜,把子弹找出来!”黑柱顿时大喜,瞅了瞅于寒身后几十匹马后问道:“于兄弟,这些马你都准备带进城?根本没地方放啊!” “城就不进了,我把马赶到山里放养着,也省心。”于寒摆手说道。 “这样吧,你进去歇歇脚,我让几个兄弟帮你照看一晚,明天一早出发怎么样?”黑柱转念一想后说道。 “哈哈,为了几匹马让兄弟们受累怎么行?我还是先把马安顿好了,回头再来找你们聊。”于寒婉拒道。 “唉,倒是我们不周到了,兄弟,这次算是哥欠你的,下次来时我们喝个痛快!”黑柱叹息一声后说道。 “一定,一定。”于寒心里也挺高兴的,穿越以来近二十天了,打交道的不是倭军就是土匪,好不容易遇上几个正常人,还这么热心。 “镇子恐怕不安生了。”于寒转念一想后,脸色严肃起来:“据我所知,这几十个倭寇是大连过来的一个小队,大连驻扎着一个步兵大队,人数不下一千,下次即使再来上一个小队,蛟龙镇恐怕就够呛了。 而且金州、旅顺、大连皆落敌手,北边的复州、普兰店恐怕也凶多吉少,蛟龙镇南、北皆敌,一面靠海,指望清军光复失地是远水不解近渴,倭寇已经开始肃清周边,肯定不会放过这里。” “啊?那我们该怎么办?”黑柱顿时大惊失色道。 “镇上一共多少人?”于寒问道。 “大概两千多人吧。”黑柱说道:“本来有一万多,一打仗后不少人都跑了。” 于寒松了口气:“上山吧,蛟龙镇东边不就是一大片山区?进去后分散开,有水的地方可以破冰捕鱼,肯定能熬一段时间,以后再看局势如何。不要对倭寇心存侥幸,旅顺两万多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好吧,兄弟,我们听你的。但镇上其他人恐怕…” “把话说到了,某些人非要等倭寇来砍脑袋,谁也救不了。”于寒叹息道。不过说归说,真让他知道这里有难,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兄弟,你也和我们一起上山吗?”黑柱期待地问道,如果有这个高手相伴,即使倭兵搜山,他们也有了几分把握。 “嘿嘿,我另有去处。”于寒卖了个关子,虽然印象不错,但存身之处还是不要随便透露,再说,那里曾经是个土匪窝,山上的土匪还和这些人有过梁子,就更不能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