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确认宗教发展相关事宜 (第1/1页)
道教的这十二个方面,可以说是囊括了许多许多,一旦真正的发展起来,未来完全可以依附科学,成为李荨昆新生王朝的国学。 李荨昆算了算,差不多在对青州发动战争之前的三个月里,就可以在徐州、扬州、兖州、司隶部分和荆州部分完成信仰传播。 虽然只是浅层的那种“反正不要钱,多少信一点”的宗教信仰,但是也聊胜于无。 文化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社会风气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破坏很容易,培养缺很难。这就跟虫族对人类,游牧对农耕差不多。 三个月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运用得当,还可以让赵云的军队在青州更好的展现出他们应该有的战斗力。 黄巾军,太平道,李氏军,道教。信仰的冲突,会让人的力量翻倍。 “嗯,从明天开始,就准备相关事宜吧。” 王野点点头,道:“那贫道就先告退了。” 待王野走后,李荨昆确认没有其他人后,长处一口气。 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自从得到了大量的人才主动效忠,和游走民间听到大量对自己歌功颂德的百姓后。 自己最开始得到系统,准备大杀特杀的想法居然淡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李荨昆懊恼的拍了拍脑门,黑化强百倍,洗白弱三分的道理李荨昆还是懂得。 现在天下局势仍然还是四分五裂,怎么可以有这种厌战的心态?不行,哪怕是天下一统,也不能停下扩张的脚步。 军功制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军队就会涣散,如果全部换上系统战士,那么这些百姓怎么办?全都去经商、种地、做手艺吗? 李荨昆甩甩头,不去想那些,拿起茶杯,有放下。 “该睡觉了,这提神的茶,可不能喝。” 李荨昆来到糜贞的房内,发现糜贞已经睡下,便推出房门,回到自己从来都没有去过的房屋。 那,才是他的房间。 ……………………………… “道长,你别光听我说啊,你自己也出些建议啊。” 李荨昆看着眼前无论自己说什么都同意,却什么点子都提不出来的王野,很无奈。 “李居士,如今我们道教虽然大教,但是我们悠久历史,可是有着深厚的底蕴。 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代天神崇拜开始,春再到秋战国的黄老道家,最后再到先秦时期神仙方术以及民间信仰和大汉“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来,我道教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 李荨昆一下子愣住了。 是啊!虽然这里是古代,但是道教依旧有很远的历史啊! “居士说的一些传播方法和一些对于道教理念新的见解,也是很对的,贫道没有想到,居士悟性竟然这么高强,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如此新颖。 居士,不如……跟我当道士吧。” 李荨昆:??? 李荨昆一副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看着王野,很想给这人一拳。 老子跟你谈宣传,你特么居然想着拉我入伙? “想都别想,本官以后是要成大事的人,凡尘未了,俗事缠身,怎么能当道士?” 王野只能叹口气,道:“好吧,贫道失礼了。”说完,还嘀咕一句:可惜了。 李荨昆:┐(-`)┌ 在李荨昆的修改和补充下,道教还是那个道教,但是很多东西却改变了。就如同儒教那样,想要经久流传,壮大宗门,那就要积极入世,融合适应天下的政局思想。 “基本教义就定为尊道贵德、天人合一、贵生济世、为国为民和……忠于天子。 创始人不变,还是轩辕黄帝。 宗教典籍我会让荀彧、糜竺、王朗和曹cao四人开始用活字印刷术开始排版,目前首选《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和《周易》四本书。 供奉的核心神像就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以及……从我往后的历代天子。 经书不用印太多,前期不会出现当道士的人,就算有,也不会太多,最多就是你的同行前来罢了。 那么就印刷《南华真经》、《通玄真经》、《冲虚真经》、《洞灵真经》这四本,如何?” 王野点点头,李荨昆继续说道:“当道士前必须要成家立业,而且要有子嗣,并且要有抚养子嗣长大成人之后,留下足够赡养家长老人、妻妾子女的钱财,不然的话,就只有孤儿可以直接当道士。 嗯……吃rou,必须吃rou!” 李荨昆说完,王野眉头紧皱,想要说什么,但是看李荨昆那坚决的模样,就放弃了劝说的念头。 李荨昆想的很简单,不成家?以后信仰爆炸之后都当道士了,人类灭绝了?人口怎么办? 不吃rou?你不吃rou怎么有力气,你不吃rou怎么补充营养,到时候你怎么忠(上)君(阵)报(杀)国(敌)? 李荨昆怕以后道教产生分裂,所以直接明确按照正一派的规矩来。 正一派道士是可以食荤的,但是他们所吃的是三净rou,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 而且因为李荨昆立下的道士入门资格太过严苛,所以道士肯定也很少。自然也不怕搞不到三净rou 当然,以后定下的重大道教节日、斋醮科仪等法事,还有“国庆”、“春节”活动期间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食素。 四禁食李荨昆想了想,也就认了,禁食牛rou、乌鱼、鸿雁和狗rou。 咱们……可以吃羊rou、马rou、驴rou或者……骆驼rou嘛。 不吃牛rou,是因为牛终生勤奋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在道教眼中是“义”的化身,所以不能吃。 不吃乌鱼是因为古人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孝心可嘉,不能吃 古人认为鸿雁失偶,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贞洁可表,所以鸿雁也不能吃。 最后是狗,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狗终生随主,为主效劳,是“忠”的代表,所以也不能吃。 这充分的表明了李荨昆对于百姓的要求,可以达到向百姓传递忠、孝、节、义的传统价值观念。 至于禁五荤四辛,这是李荨昆要求的,虽然这年头这些东西都是珍贵的资源,根本没人拿来吃,但是李荨昆可不缺。 你要问天下美食在哪里?李荨昆很负责任的拍拍胸脯告诉你,在丹阳! 这些,不吃也罢,该说不说,这些东西总吃也的确不好。 王野松了口气,嘴里已经习惯了淡出了鸟,你突然让他吃那些东西,总是感觉怪怪的。 “那就这么定了!” 就这样,一个全新的道教,不同以往的道教,诞生了。 ……………………………… 过渡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