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一品官燕 (第1/1页)
经过多日的苦习,绾妍的“一品官燕”终于大功告成。这日给皇后请过安过后,绾妍回到翊坤宫,急急忙忙地在小厨房鼓捣了半个时辰,用食盒装着热腾腾的“一品官燕”往勤政殿去。 彼时楚岐被政务缠着,冯安在门外见着绾妍,打了个千儿,赔笑道:“皇上正忙着看折子,娘娘这会儿来怕是要等上一阵子了。” 绾妍回过头瞧着乔鸯手中的食盒,眼中是难掩的失落——等到楚岐处理完政事,这怕是早就凉了。 冯安见她不高兴了,正要宽慰几句,只听得勤政殿里头响起楚岐喜怒难辨的声音:“是谁在外头?” 冯安“哟”了一声,有些慌张地瞟了一眼门内,向绾妍赔了个礼,匆匆地进去回话:“回皇上,是昭妃娘娘来了,奴才跟她说您正在忙着。” 听了这话,楚岐的动作顿了顿,合上一本赭石色的折子,将手中的朱笔搁在一旁的象牙笔格上。他抿了抿唇,旋即眼里漾起一点笑意,面上倒是微沉着。 他轻咳一声,装作漫不经心地问:“空着手来的?” 冯安瞥见楚岐眼中三春暖的神采,兴奋得连握住拂尘的力道也加了几分,心中暗喜:“奴才见昭妃娘娘身后的宫女提着个食盒……” “朕看了这半日也乏了,传吧。”他似是不经意地咳了一声,“你们都下去吧。” 门外的绾妍见着宫人们鱼贯而出的滑稽样子,噗嗤一笑。 “娘娘,皇上传您进去呢。” “嗯,有劳公公。” 她走进来,见楚岐已经从书案边走到暖炕上坐着,脚步稍顿了下,微微讶然。她之前想着,自己来得不是时候,只怕进来时映入眼帘的,是他端坐在案前批折子不理她,甚至是难逃他一顿数落的情景。 这么一看上去,倒像是专程为自己腾出个空儿似的。 她按下心中小小的雀跃:“臣妾给您请安。” “起来吧。这些日子朕一直在勤政殿忙着,后宫也去得少。”楚岐扬了扬手,看着绾妍乖巧地坐在对面,语气倒是温和,“潘公公的事,朕亦是听皇后说了。虽然是罪有应得,可是你身为妃位,如此行事是失了体面。皇后到底是六宫之主,你也要乖顺些。” “臣妾知道了,那日不过是被激着了,气急攻心,才会对皇后娘娘不敬。”绾妍自己理亏,也点点头开始赔罪。 “激着?”楚岐眼里闪过一丝犹疑。朝堂上的事已然让他分身乏术,辗转于各派势力之间平衡,他不是不知后宫的事,只是懒得去管。况且,身为她们的夫君,要亲手勘破那些丑恶的行径,他也不愿。 美好的表象终究是美好的,于他而言,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他只当做不知。 “臣妾那日去畅音阁听戏,听了淑妃点的《目连救母》,又挂念父亲的病情了。到了翊坤宫,臣妾遇见一个在哭泣的小宫女,问她怎么了,她说父亲重病,托人救济的银子被潘公公昧下了,臣妾一时气急……”绾妍低着头闷闷地回话,时不时暗中打量他一眼,生怕他生气,“如今想来,也是为莽撞行事而后悔。” 楚岐剑眉微蹙,这个宫女未免来的太巧了。 他还没有深想下去,看着眼前委屈的女子,心里突然生起一股落寞。 说到底,也是为了牵挂郑伯忠而气乱至此的么? 之前他与素华一直想不明白,郑伯忠为何突然称病。如今倒是豁然开朗,这是否是郑伯忠称病的缘由呢? 毕竟,她对郑家的忠心与对父亲的孝心,如今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他眼前了——是那样的刺眼。 楚岐看着眼前这个此时宛如稚子的女子,心里有些复杂——他忌惮又不得不依仗她的家族来励精图治,他为君的道路,因着这个掣肘君王的权贵之家而寸步难行。他立志有朝一日会从他们的手中夺走属于帝王的权利,赶走在他卧榻之侧酣睡已久的那些人,他必须保持喘息,哪怕是苟活着,熬到郑伯忠死了,他也要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可如若真有那一天,她又会是什么样子?她会认清楚形势,会记得自己是他的宫妃而站在他这边吗?还是会与她的父亲一起对着他倒戈相向呢? 他不知道,那颗此时无处安放的心,也在摇摆…… 绾妍见他久久不说话,便抬起头,奇道:“您怎么了?” “今日做了什么给朕?” 她笑盈盈地揭开食盒,端出那碗还氤氲着热气的一品官燕。以各色鲜蔬做底,上头盖一层金华火腿薄片。菌菇与里脊rou相间排列成风车状,中间卧着一小团雪白的燕窝。 燕窝是一道很磨人的菜。幸好她本就是一双巧手,对于用银针细细挑出燕窝中的细绒毛的步骤,多练几次也就能熟练掌握了。 楚岐凝视着那碟成色上佳的一品官燕,毫不吝惜地夸赞她:“果然是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 绾妍嘻嘻一笑,扬了扬小巧的下巴,满脸得意之色:“皇上之前不是说臣妾不擅烹饪之道么” 楚岐见她如一只尾巴翘到天上去的猫似的,揶揄道:“那是你之前的东西太差了,眼下不过是进步到能入口的水准,离精通二字还差的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妾还年轻,总会有精通的一天呢。”她一手托着腮,认真地看着那碗一品官燕,叹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话入了他耳,倒是让他舒心,好像她答应了他,会一直陪在他身边似的。 “好,朕也想看到这一天。”楚岐亲昵地捏了捏绾妍的小脸,“翊坤宫的厨子好不好?要不要朕帮你找御膳……”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绾妍急急地打断,她推搡着他的胳膊,笑道:“皇上快尝尝吧,说着这些话,它都要凉了。” 好像一粒埋在土壤已久的种子得了温煦的阳光和甘甜的雨露,一点鹅白的嫩芽无声地破土而出。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