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迎仙居 (第2/2页)
道童见来了客人,手指稳定琴弦,稚声喊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正诧异惊奇时,有眉目清秀的青年女道士手执拂尘,配戴耳麦,前来抱拳揖让: “欢迎光临迎仙居!无量天尊,一行几位神仙?” “无量天尊,四位。” 元玄子礼貌的抱拳回礼。 “迎仙居设有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请问你们选择在哪一处用斋?” 元玄子早已晓得此处的规矩,便说:“九宫。” 女道士将拂尘一轮,搭上左臂,前方飘然引路。 原来,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迎仙居的七种仙位是代表着七种不同的服务标准: 第一级为太阴,坐在大厅里,最低消费三千元。 第二级为洞天,坐在包间里,最低消费五千元。 第三级为九宫,坐在亭阁里,最低消费一万元。 第四级是太清,坐在半山里,最低消费三万元。 第五级是太极,坐在山顶上,最低消费五万元。 第六级是上清,坐在天梯上,最低消费十万元。 还有第七级玉清,至于玉清级别具体在哪里用斋,最低消费多少,消费的都是何许人等等,均无人知晓。 所谓察见渊鱼者不祥,到此止语。 一行四人来到朱漆八角飞檐彩阁,只见上书三个大字:醉翁亭。 四周鸟语花香,脚下溪流潺潺。 无门无窗,上风上水,一派天人合一的太极景象。 亭中央摆着一张镂雕松竹梅三友的紫檀八仙桌,四张绣花团凳,用贝壳镶嵌了喜上梅梢的图案。 仰望亭顶,是按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彩绘的八仙,栩栩如生,却见: 乾金位吕洞宾仗剑而行,剑现灵光魑魅惊,镇邪驱魔; 兑金位铁拐李身背葫芦,葫芦岂只存五福,救济众生; 离火位汉钟离摇动扇子,轻摇小扇乐陶然,起死回生; 震木位张果老打着鱼鼓,鱼鼓频敲有梵音,占卜人生; 巽风位蓝采和斜挎花篮,花篮内蓄无凡品,广通神明; 坎水位韩湘子吹萧降雨,紫箫吹度千波静,万物滋生; 艮土位曹国舅手执玉板,玉板和声万籁清,静化环境; 坤土位何仙姑头戴荷花,荷花性洁不染尘,修身养性。 四人坐定,亭角旋即如雾飘来古筝弹奏的《高山流水》,如烟似雨,绕梁而下,余韵幽长。 大家不由得暗暗叹服迎仙居处处典故,点点用心。 此时,女道士带领道童已将各菜点端至桌面。 她介绍道:“这是清宫御宴,官名四四到底。 何谓四四到底?待我细细讲来。 首上四干: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松仁子。 次上四鲜:桔子瓣、苹果块、香蕉片、葡萄串。 三上四点:桃酥、栗糕、桂卷、麻团。 四上四冷: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夹脊灵峰、上谷玉泉。 五上四热:金刚火方、如意紫鲍、鼎湖上素、罗汉法喜。 六上四碗:烩鸡丝、溜鱼片、粉蒸rou、狮子头。 七上四碟:蜜麻花、小汤包、八宝饭、酥油饼。” 女道士见王一清皱眉蹙鼻,黄强斜目撇嘴,便笑道: “到门都是修行客,入座皆非酒rou徒。我们迎仙居绝无使用‘大五荤类’食物,就连‘小五荤类’也禁用。 大家看到的‘鸡鸭鱼rou’均是用豆腐、面筋、鲜菜等素油烹制而成。 其中以‘三菇六耳’为主。三菇是香菇、草菇、蘑菇。六耳是黑耳、白耳、石耳、云耳、地耳、银耳。 以上菜品均按八卦五行原理调制,分量时以相应数术秤出。” 再看那套餐具,豪奢华丽:象牙筷子白银碗,纯金羹勺汝窑盘,更有琉璃漱口盏,恍若瑶池王母筵。 黄强抢过话头,说:“这个汤你不用介绍,一定叫阴阳鱼汤,对吧?” 女道士菀尔一笑,道:“这汤名为阴阳交泰汤。” 黄强一拍大腿,说:“忒吓人的菜名,谁还敢吃?” 女道士轻启朱唇道:“此为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为道也。” 一句话,逗得四人都笑了,不过都笑得很不自然。 一桌子人慢慢用斋,不知不觉已过去将近一个时辰,四人均未提及此番的来意,只是道些玄门新闻,道家复兴,以及陕地风土人情和终南山养生特色等闲话。 到了斋尾,女道士引四个小道童,每人手里捧着莲花朱漆烫金盘走来,上面端放一只紫金缎面镂空红木礼盒。 女道士说:“仙客驾临,本居特别奉送每人仙书三套,望讫笑纳。”遂打开礼盒,露出了天蓝色云锦封面的古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