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狄仁杰是谁? (第1/2页)
早上九点阳光明媚,秦川站在教室的窗前晒太阳。 只是这不经意间的动作让坐在窗前考试的同学们倍感压力,仿佛一直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们一般。 就算有任何一丁点小心思也不敢动。 其实他们的监考老师正在走神,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 要不是有规定说监考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秦川早就闭上眼睛,哪里还会假装。 这是他最后几个小时的工作。 在放假前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 星城科技大学已经有不少学生考完试,拖着行李箱朝飞机场、高铁站而去。 秦川虽然不想在炎炎夏日出去旅游,可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还是非常期待。 一觉睡个十二小时。 想想都美得要命! 写书对他来说并不算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将自己喜欢的作品传递给其余人。 就像是在分享。 “好像最近自己写的这些小说都有点偏,下次写个更多人能接受的。” 秦川在迷迷糊糊中间反思着自己过去写的这些作品。 除了《诛仙》受众面最广之外,其余那些小说多多少少都算奇葩。 算是在小众分类里面做到了最顶级。 等《神探狄仁杰》上市之后,推理小说的市场大概就会被真正意义上填满。 现有市场虽然在《嫌疑人X的献身》带领下有所扩张,但依旧属于一个小池塘。 小池塘养不出大鱼。 其余那些出版公司也都看到了推理小说表面上的火爆,陆陆续续都有安排同类型作品。 僧多粥少。 到时候得饿死不少人! 市场就是这样,一岁一枯荣。 就连秦川都在积极寻求变化。 单纯的推理小说受众太少! 所以他将历史元素添加进去。 历史小说在实体书市场虽然不是最容易出现爆款的,但基本上都处于第一梯队。 其实很多历史出版物都卖得不错,有稳定的读者群体。 秦川并没有拘泥于必须要写推理小说,而是将推理元素放在其余类型小说上面发扬光大,同时为那个类型的读者们带去一丝新鲜的体验。 任何一个分类都不可能停留在固有基础上面吃老本。 在没有划时代新方向出来前,这种博采众家之长的做法就很明智! 反正《神探狄仁杰》安排是有三部。 后面两部能不能出现,就看市场的反应。 要是大家都不喜欢的话,秦川也没必要浪费时间跟精力去写。 他有时候很理想化。 有时候却又无比现实。 格外矛盾。 就算是秦川拥有前世记忆,他也不可能判断出哪部作品一定能火。 各方面环境都不一样。 也许自己也会迎来失败。 反正现在血厚,就算扑街也不会伤到本源,承受得起! 想到这里后,秦川就很好奇读者们看到历史推理小说这个概念的反应。 从这些反馈管中窥豹,能看到大众的普遍心情。 …… “小陈总,这边有一篇关于秦老师的报道,您要看看吗?” 新助理曹静拿着报纸小心翼翼询问着。 陈雨薇正在看微信群聊,闻言抬起头,“放下吧,我等会儿再看看。” “好。” 曹静将报纸放下后就赶紧退出办公室,并且将门关好。 对于老板的绯闻早有耳闻,但却不敢多做猜想,也不敢去给别人八卦、告密。 根据小道消息,自己能担任这个助理职位,就是上一任助理在工作之余犯错。 陈雨薇本来对秦川没有半点感觉,只是觉得合作挺愉快。 哪怕价格开得有点高,没有其余污七糟八的要求。 结果被狗仔意外连在一起之后,她发现自己身边所有人似乎都被秦川给圈粉。 有才华、有颜值、情商不低。 怎么看怎么顺眼。 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小说剧情想要狂扁一顿。 现在陈雨薇不知不觉中已经对秦川有了更多的关注,可能自己都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她将报纸拿过来一看,格外惊讶,“啧啧,居然是人民日报的专访!” 人民日报专访含金量极高,基本上都是政商经济文化领域的顶级人物才有这个待遇。 现在居然采访秦川,还用了一个大篇幅。 岂不是默认他在当下年轻作家中的领军人地位? 写书不仅仅是中老年作家的事儿,必须得与时俱进,有新鲜力量加入。 有年轻作家跟年轻读者,这样输血跟造血系统才完善。 华语文坛等了很久! 秦川算是矮个子里面拔高个。 身为一名体育老师,结果却在网络小说起家,转型为实体畅销书作家后又写出《变形记》这样的讽刺小说。 可以说潜力很大。 强势拿下青年作家文学创作大赛都不足以让秦川获得《人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