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临高1628_第三十七章 招工(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招工(一) (第2/2页)

好几辆履带式拖拉机和一些农业机械。

    村里晒谷场上人头汹涌,工作队摆了五张桌子,如同原时空的招聘会一般。

    钟庆文站到桌子上,拿着电喇叭大声喊道:“乡亲们,静一静,愿意去做工的,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要急。”钟庆文说完话,预想中的抢破头争着去报名的事情没有发生,反而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来报名。

    好在工作组事先做了预案,一早又运来30吨大米,两千两银子。穿越众一共带了4000吨粮食,其中大米1500吨,面粉1500吨,玉米、大豆等杂粮1000吨。银子方面因为穿越贸易获得了大量的白银,执委会大约40吨白银铸造成了银元,一共120万两。银元面值分为一元,五角,一角,五分和一分。一元银元重37.3克,含银90%;五角银币重18.65克,一角银币重3.73克,五分银币重1.865克,含银量均为90%;最小的一分银币重0.67克,银锌各半。除了最小的一分银币外,其他四种银币的重量分别对应明代的一两、五钱、一钱和五分,方便交易。银币正面都印有面值和不同型号的帆船,反面为牡丹花和华夏银行四个字。华夏银行是执委会马上就要成立的银行。

    钟庆文看眼前的人群没什么动静,只好拿出第二天方案,他咳嗽一声继续大声说道:“凡是愿意去做工的,每人发五十斤大米和二两银子的安家费。”

    听到钟庆文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人群顿时又炸开了,虽然天启以来粮价不断上涨,崇祯二年粮价已经到了一两一石,和明初的一两四石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对村民来说,二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了。

    陈来福第一个上前报名,工作队中的普外科医生韦强给陈来福做了个简单的身体检查,就算通过了。钟庆文给陈来福做了登记,发了一张卡片给陈来福。

    “恭喜你,来福,你是我们招收的第一个员工,你到后面去领取粮食和银子,安顿好家里之后,中午之前还是到这里来报到,有车子送你们去做工的地方,就是百仞滩那边。”

    陈来福连声答应,“知道了,多谢钟先生。”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看到陈来福真的领到了粮食和银子,人群一下子热烈了起来,纷纷挤上前来报名。

    一上午的时间就招了将近300人,中午的时候,执委会派了十辆解放J6P装载车,把上午招收的人员运去了百仞滩。钟庆文等人中午都顾不上吃饭,马不停蹄的进行招聘工作。

    下午的时候翻译组的郑启才、罗尚志和蔡珊珊赶来帮忙,卫生部也派了三名医生过来做体检,进度快了不少。傍晚的时候身体条件合格的村民都已经登记完了,还有不少想要去做工,但是不符合条件的村民继续呆在晒谷场,想要求求工作队的人。这些不合格的人基本上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年纪太大,或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穿越众不是来做慈善的,还是拒绝了这些村民。

    钟庆文对没有录取的人道:“乡亲们,除了去做工之外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我们会在村外的马袅河边开垦荒地,第一年不收田租,第二年开始都只收三成的租子,不用你们交税,朝廷的税都有我们来交,只要你们愿意干,肯定能吃饱饭。”

    村民们听到钟庆文如此说,又燃起了希望,纷纷上前向钟庆文打听具体情况。

    钟庆文道:“我知道大家顾虑马袅河边的土地都是盐碱地,种不活庄稼。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带来的水稻种子可以在盐碱地里种活,而且产量还不低,只要你们按我们的农业专家说的做,亩产一两石肯定不是问题。而且第一年的种子我们免费提供给大家,只要你们收获的时候把种子还回来就好,不收你们的田租。今天我们的人就已经在河边开垦荒地了,明天有愿意种地的可以去河边看看我们是如何开荒的。还有我们要把盐场重新修建好,到时候还要不少的晒盐的人手,大家可以把去外乡的青壮年都叫回来,有的是活给大家干,跟着我们只要肯干活,肯定包你们吃饱穿暖!”钟庆文费了好大一番口舌,终于把政策给说清楚了,天色也已经晚了,村民们这才散了回家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