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文青 (第2/2页)
扬扬名?” “那你呢,不怕我捅到校领导那?” “我不怕,光脚不怕穿鞋的。”陈中耸耸肩,满是无所谓,随后眉毛一紧,坏笑着威胁说:“快说,别想再耍花样骗我,不然后果很严重。” 离三叹了口气,坦白道:“首先,要调查清楚值班人员、巡夜的安排次序……然后掌握他们的动向习惯规律……” 陈中不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脱口而出:“嚯,什么时间,什么阅览室,多少人,怎么个行动,你都了如指掌了。好家伙,要不是学生证上面有你照片名字,我还以为你是哪个部队退伍的侦察兵!” “你是国防生?”陈中双手抱胸,自我否定道:“不对,,明珠大学我记得不招国防生,再说国防生哪有你这样的身手。” “哎,你这么晚躲在这里干嘛!”陈中嘴巴张不停,活脱脱一话痨。 “应该和你的目的一样。”离三抓起桌上的一本书摆了摆。 “呦,这么巧!” 陈中惊讶地一挑眉,将信将疑地用手电筒照向桌面,只见一摞书堆在其上,心想还真和我一样,态度立马大变,再看这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略微顺眼。 “让我瞅瞅你都看些什么书。” 陈中放下了警惕,越过他兴致勃勃抄起书堆里的一本,一看封面,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查斯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里面,我最喜欢一句,‘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陈中抑扬顿挫地朗诵了一句,便迫不及待地问他:“你喜欢哪一句?” 离三呼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如实道:“‘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两人相视一笑,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因为他们是何其的相似—— 一个追求主宰自己的命运,一个追求自己的力量,看上去不同,却恰恰出奇地吻合。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因为自己的命运必须由自己强有力的力量去主宰。 “哇!” 陈中又惊叫一声,眼放异彩,兴致nongnong地转移向书堆里的《哈姆雷特》。捧起书没有翻开,他虔诚地先说了一句著名的台词,伦敦腔十足:“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 离三微张嘴,对面前这个重度文青的性情有点捉摸不透,呆呆地看着他。 慢慢地放下书,他的视线继续向下,扫视了一遍离三摆在明面上的书,有西方的,有东方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顷刻间,他面朝向离三,欣喜若狂地问:“你也喜欢文学?你喜欢什么文学?是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你有没有看过……” 离三笑了笑,居然和他聊了起来,而且这一聊,还停不下来。 一会儿是欧美文学,一会儿是华夏文学,一会儿重温古典,一会儿畅谈当代,尽管陈中如机枪一般,从嘴里吐出川端康成、米兰·昆德拉、芥川龙之介、马尔克斯一个个中外名人,有的甚至离三闻所未闻,一概不知,而且对于专业的文学流派划分及其代表人物、风格特点,更是一窍不通,然而他们的交流,却出奇地顺畅。 这得益于离三惊人的信息捕捉、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得他在认真地倾听完陈中的描绘评述以后,能够依托自己的所见所闻,巧妙运用,往往在交流中语出惊人,有时一番奇思妙想的见地,着实让熟读各家观点的陈中眼前一亮,大呼受益。 你来我往,一两个小时里,他们相谈甚欢,谈得依然津津有味,浑然不觉他们用来照明的两盏手电筒,随着时间的流逝,灯光渐渐微弱黯淡,也许是思想交锋出来的火花,已足以照耀整个阅览室。 “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终止了关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讨论,离三才发觉两人一直盘坐在地上谈天彻地,已经过去了个把小时,他慢慢地起了身,拍了拍屁股。 “这就走了?”陈中意犹未尽,一向交友刁钻的他顿时生出相见恨晚的想法。 离三一边收拾起桌上的东西,一边点头。 “明天,不对,今天晚上还来吗?” 离三露出歉意的神色,无奈道:“不行,我要工作,晚上来不了。” 陈中以为他跟一般的学生一样兼着职,遗憾道:“是吗?” 离三微笑说:“不过下一周肯定会来,因为我答应了别人一件事,需要不定期查资料。” “是吗!” 陈中重新振作起来,高兴道:“那行,下次你过来,先到隔壁的‘人文社科’找我。我有钥匙,这样你就不用再躲在书桌底了,可以光明正大地呆着,也可以想到哪个阅览室就到哪个。” 离三伸出自己的手说:“那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陈中握住他的手用力摇了三下。 离三背起破旧的背包:“行,那我们下次再见。” 陈中聊的时候毫无睡意,聊完却忽觉困意,他重重地打了个哈气,揉了揉垂下的眼皮,幽幽说:“我陪你出去吧,你没有小门的钥匙,这个点是出不去的。” “说起这事,我还要谢谢你。” “怎么说?” “上次要不是你,恐怕我只能等到天亮,等保安他们来开门,就不可能在五点前走了。” 陈中惊呼道:“呵,我说那次怎么总觉得背后有人,原来是你啊!” 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往楼下走。走到小门口,离三告辞道:“我往东走。” “我往西走。” 离三下了台阶,斜眼瞥了他一眼说:“再见。” 陈中挥挥手:“再见。” 三点的风微冷,徐徐地吹在分道扬镳的两人。 后半夜的天空,没有月亮,不见太阳,不是墨的黑色,是寂静的蓝色。 不打不相识的他们默契地抬头,都望了一眼无边的天,吐了口气,背转过身,各自踏上各自的归途。 通往宿舍的路,平坦笔直,陈中骑着自行车,往常四分钟,或五分钟便到了。 他下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离三一道跟着下来。 “你也骑车?” “嗯。”离三答应着进入停车库,在空荡中,循着记忆寻到自己的那辆卷着被褥,载着麻袋的三轮车。 嘎吱,嘎吱,他踩着踏板,打着手电筒,从幽深的黑暗里骑了出来。 “我明天反正没课,回去也没什么事,跟你再骑一段,路上在聊……” 陈中回过头,刚张嘴想邀请一块同行,一眨眼,当看到离三座下的是一辆三轮车,又看到他身上的旧衣裳,顿时瞪大着眼睛,无语凝噎,目送着他费尽地蹬着三轮,骑向东校区。 那里,有一个小河畔,有一个小树林,楼且破且旧,路且窄且弯,没有路灯,没有人烟,隐约间,陈中身临其境,耳畔边忽然听到知了聒噪地叫,青蛙烦躁地喊,水流潺潺地流,草叶瑟瑟地动,而离三的背影,佝偻着像一条狗,渐行渐远,渐渐地没入。 那是通往工地的路,出了校门还要再过几条马路、几个巷子,曲折歧途,深邃寂静,然而跟人生的路没有选择一样,三点钟,又哪里有便捷的公交车,一辆脚下正骑的三轮车,已经心满意足。 嘎吱,嘎吱,生锈的链条转动着,从一幢幢、一栋栋经过,里面的住户浅睡,或半熟睡的,不时流着哈喇子嗫嚅着:“哪个收破烂的,这么王八蛋,天没亮就忙活,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