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陶玉有故事 (第1/2页)
陶建国的jiejie陶玉长得牛高马大,脸上有些雀斑,不很受看。 她讨厌镜子,别人放在桌子上的镜子要调个方向,不要对着自己照。 墙上挂的镜子要躲开走,躲不开就不看镜子里面的自己,避免引起心里不快。 陶玉和班里面的女同学站一块,虽然个子比别人高,但长相却不如别人,这一点她也清楚。 全家福的照片里陶玉还小,有几分媚气。 让那自己唯一最喜欢的照片存在于墙上的镜框里,经常给来家的熟人指那照片里小时候的自己。 陶家的孩子里陶玉是家里老大,陶建国是老二,其下面还有两个meimei。 陶建国眉清目秀,白白净净,个子高,身板挺拔,一表人才,其下的两个meimei长相平平,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看来此家宜生男。 亲戚朋友同事闲谈的时候说,陶建国应该是女孩子才对,从相貌上看就是一个漂亮女孩子,化妆穿上戏服就是现实里的梅兰芳。 有人和陶建国的mama打趣,说应该给陶建国脱光了仔细检查一下,别把女孩子当男孩子待了。 陶建国听见这些就生气,把墙上镜框里面自己小时候,扎着小辫子穿着花衣服女装打扮的照片拿出来烧掉。 这样,陶玉唯一满意自己形象的照片也没了。 烧掉照片,陶建国的母亲并不生气,只说,要烧就把自己剪下来烧了,用不着把全家人都给烧了。 她喜欢的人,就是把房子拆了也不会生气。这一点陶玉清楚得很,自己干活不小心打坏一个小汤勺都要挨一顿骂。 新厂还是老厂的传统,清晨吹起床号,嘀嘀哒哒哒,嘀嘀…… 一大早,号声在山沟里回荡,给人以激愤,给人以振奋。这是敦促人快快起床拉屎撒尿,洗漱,吃饭。 末尾广播放一通革命歌曲,这就是该上班的时候了。 这时,陶玉从自家楼上望外面,从各家各户涌出来的人流会自然分成两股: 人员矮小且数量少的一股自然是缓缓向上,流进学校的大门。 另外则是从各条小路汇集成一股巨大的人流,涌向家属区中央大道,直奔厂区。 这就是一天的开始。 放学下班,相同的一幕倒过来播放一遍,一天结束。 上下班的人或步履匆匆,或神色安然,或谈笑风生,可这和陶玉没关系。 这新厂子里的事情如同沪上老厂一样,与陶玉毫不相干。 本以为厂里能够信守承诺,来内地就能够解决她的工作,人来了却没有了下文。 陶玉成了闲人,不属于这两股人流,为此感到很失落。 陶玉的mama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眼里心里只有陶建国一个人,好像仨女孩不是她亲生的。 陶玉在家只吃饭不挣钱,陶玉的mama看她就来气。 可是请个保姆还得管吃管住不说,还得给人家工钱呢! 这还不说,你还得尊重人家。 可好,这亲生女儿反倒当成使唤丫头了,说打就打说骂就骂。 天理何在,亏你还是党员,厂里的干部,想到这些陶玉就想哭。 来到这三线老山沟沟,离老家天远地远,除了家人,没有亲人,没有几个熟人。 回老家几千里地,哪来买火车票的钱呢! 在老家多好,几分钱的车票就可以到老爷家,到爷爷家,到大姑、二姑、小姑家,到大伯、二伯家。在亲戚家里玩玩,住住帮忙干干活,有吃有喝,没谁要粮票伙食钱的,只要勤快就招人待见。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教科书里的话。农民把人粪当宝,当成丰收的希望,厂里的厕所都有农民守。陶玉看到过,大年三十,厂俱乐部大厕所后面的粪坑边上,一个老汉坐在架在粪桶的扁担上,流着清鼻涕打瞌睡,一个小女孩靠他身上睡着了。 有个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