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糊涂加胡闹 (第1/2页)
邱红的学习成绩好,这是老师和同学都公认的。侯爱泽经常乘她不注意的时候,把她的作业本从书包里偷出来抄。 邱红就这点好,装着不知道,任谁都可以抄她的作业,古莲花经常把邱红的作业本从抄作业的同学手里夺回来。 有一次数学开卷考试,侯爱泽先偷了邱红答好的卷子,全抄了答案之后,把邱红卷子上一道题的答案改了一下。 轻轻下笔,小心翼翼,把3字改成了8字,改完悄悄把卷子放回邱红的书包里。 过了两天,公布成绩的时候,两个高中班,侯爱泽的数学分数最高。 同学们都很诧异,老师也没料想到。 老师感觉不正常,估计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但又懒得认真。 邱红和侯爱泽在教室里对过的时候,冲着侯爱泽哼哼笑了几声。 侯爱泽心领神会,笑着瘪嘴给邱红做了个鬼脸。 从这以后再也抄不到邱红的作业了,那些懒得动脑筋做作业的同学都心知肚明,断定侯爱泽做了手脚。 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交白卷都可以上大学,放牛娃可以当大学校长。 同学们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 老师的态度是愿意学你就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学不学是你的事,我工资不少一分。 既然学生读的是望天书,作业可以敷衍了事,鬼画桃符,人在教室心不在教室,那么老师也可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考试大多是开卷考试,答案自己到书里去找,免得被人说老师专拿偏题难题整学生。 如果是闭卷考试要给同学押题,这样不会给学生压力。 侯爱泽和涂晓丰几个同学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家长都有为自家孩子不出去瞎混了,认真读书了。 其实就如当地人一句俏皮话:电灯泡点烟——不燃(不然)。 想上课就上课,想上几节课就上几节课,喜欢哪个老师就上那个老师的课,否则就不去。经常上午到学校混一上午,下午人不知道到哪去了。 一帮高中的男同学发现每天下午,老街的大茶馆有县城来说评书的。 好多学生都要到那去听,这是公开的秘密,学生都知道,家长不知道, 学生没来上课,老师也懒得管。 按老师的说法就是:听课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过后是一问三不知。 …… 侯爱泽长这么大,怎么都看不出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太阳东升西降,明摆着是太阳围着地球转呀! 为这,涂晓丰、大野、铁成刚、侯爱泽几个上初中的时候就探讨过此事,都怀疑老师在糊弄人。但老师的话谁又敢反驳呢? 加之地球代表人民,太阳代表****,这样转法是天经地义的,最合情合理的,谁反着说谁倒霉! 这事不能深究,只要太阳天天出来就行了。 既然知识越多越反动,交白卷都可以上大学,读书有啥用! 侯爱泽想,真要想读大学,通过他老爸的关系,推荐到大学里混混是没问题的。 好多同学天天到学校,也不过想混个高中生的名声。 毕竟高中生比初中生高一篾片,听着也好听点,以后推荐上大学也比初中生有优势。 说得再自私点,以后找对象也多一个筹码。 虽然表面上把有知识的人说成臭老九,可谁都不想嫁给文盲大老粗。 古莲花盛气凌人,对人不讲礼,主要针对铜分厂男同学。 她背地里说,班上铜分厂的男同学一个二个都长得都不好看,都是土包子。 在她的心目中,二机厂和三机厂来的同学都来自于大城市,各方面都比铜分厂的这些东北老土强多了。 古莲花评价侯爱泽是傻大个子,长那么高穿衣费料,做衣裤买布多费布票。 个子高肠子就长,饭都要多吃一碗,还费粮票。 还说侯爱泽脖子长,像动物园里长颈鹿。 这些话传到侯爱泽耳里,侯爱泽很不高兴,没想到一个看着外表漂漂亮亮讨人喜欢的姑娘家,嘴巴这样讨人嫌。 侯爱泽去过省城的动物园,看过长颈鹿,那长脖子生在人身上多难看! 考虑到她爸爸和自己老爸曾经还在一起打过日本人,无意中俩人在这老山沟沟里又见面的份上,好男不和女斗,就饶了她。 侯爱泽想象着把古莲花那精巧,排列得像玉米粒一样整齐的牙齿,一颗颗剥下来当玉米粒扔给鸡。 想到那些鸡一定会把古莲花的牙齿当玉米粒,抢着啄吃的情形,侯爱泽就没有那么气了。 古莲花那些评价铜分厂男同学的话被侯爱泽、涂晓丰、大黑、大野他们几个知道后,心里不快,决定给古莲花点颜色看看。 大家商量出整古莲花的办法,有人建议在古莲花的座椅上放图钉,她坐下去就扎她的屁股。 但此法只能在夏天里实行,冬天穿得比较厚,图钉的针尖太短,扎不透裤子。 有的男同学说可以扎透,侯爱泽叫涂晓丰和铁成刚试一下,涂晓丰不干,叫大野试,大野也不干。 大野说这图钉亮闪闪的,人家一眼就看见了,又不是瞎子。 有人建议在古莲花的辫子上挂上纸王八,可谁都不敢去实施。 古莲花的身不容易近,纸王八难以挂上去,即使挂上去,很容易发现是谁挂的。 商议一阵没有结果,侯爱泽骂他们是笨蛋,那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叫侯爱泽拿主意,侯爱泽只是jianian笑。 侯爱泽注意到古莲花的文具盒是塑料的,这在班上是独一无二的。 她在教室里当着男同学的面给女同学看她的文具盒,演示那文具盒盖子上有小磁片,与盒子上的小磁片可以自动吸在一起,吸在一起那盒盖就盖上了。大家知道她是在显摆。 这天晚上俱乐部放电影。在俱乐部墙边的水银灯下面有几个大小不一的癞蛤蟆觅食,几个小孩子在那看得津津有味。 侯爱泽好奇,也凑过去看——那些癞蛤蟆是循着水银灯下面的飞虫来的。 飞虫碰墙后有些落在墙下面扑腾,癞蛤蟆的舌头弹出很长,粘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