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钓鱼比读书好玩 (第1/2页)
很多小孩子想上课,有的小孩子一天到晚就想到玩。 可学校上课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 侯爱彪一直就没有搞明白,高年级的课本是《数学》,低年级发的课本为什么是《算数》,《数学》与算数到底区别在哪里,老师一直都没讲过。 作为学农的一部分内容,这次教的是如何通过量猪的三围、体长计算出猪的重量。 厂里的大食堂养了四头大肥猪。 老师带领全班到大食堂后面的猪圈量完猪,记下了相关数据,各自回家,待第二天把计算结果交给他。 从猪圈出来,来到大食堂里面,猪圈难闻的气味,变成来了一股食堂里那种特殊的好闻气味——这气味是勾起人食欲的气味,令人留恋不舍的气味。 “大饺子”,是侯爱彪的同学,下午邀请了侯爱彪几个同学到食堂寻摸馒头。 侯爱彪个头小,抱腰,抱腿,把他从那只有小孩子能钻进去的窗口送进去,拿了馒头递出来,又把他从窗口接出来。 几个人吃得快,干咽不下,遇到人不敢吧唧嘴,装着正常的样,到水管台上去开水龙头喝凉水,就着水往下咽。 侯爱彪想起鸭子咽食那拱包顺脖子下溜的滑稽样子。 这之后,很多调皮同学都开始去大食堂寻摸馒头,没几天,食堂发现馒头莫名其妙少了,门窗和卖饭窗口全都上锁加固,想不花饭票寻摸馒头吃的小子们只有作罢了。 关钉、玩纸烟盒、打杏核这些侯爱泽玩不好,侯爱青那些小姑娘玩的跳房、噶啦哈侯爱泽看着没有一点兴趣。 没课上就得找玩的,就得找事做。 侯爱泽拿出自己多次买菜,买rou,买酱油醋,买擦屁股草纸抠下的钱,找到那些爱钓鱼的人说的,老街上专门卖锋钢鱼钩、透明尼龙鱼线的长胡子老头的摊子。 卖鱼钩鱼线的老头盘坐在屋檐下的摊子后面,手指像老藤一样细长,指甲像老妖的指甲,掐着鱼线在竹片尺上量,舌头僵直腔调滑稽地念叨: “一尺,两尺,三尺,四尺……” 量够数了还多掐一截给买家看,意思是没有克扣你的尺寸,还优惠了你一截。 侯爱泽在小盒子里挑鱼钩,摆摊的老头说他的鱼钩个个都是好钢火,不信就在自己的手上试一试。 侯爱泽拿鱼钩在手指尖上试了试,鱼钩锋快,直往rou里钻,生疼,还冒出了精致的小血珠子,赶忙把手指头拿嘴里吸允。 侯爱泽很满意,买了鱼钩、鱼线,到刘大嘿嘿家的菜园子边上转悠,见四处没人,扯了一根事前看好的架四季豆的竹竿,拿回家修整了,当作鱼竿。 转天,侯爱泽房前屋后找石头掀开,捉下面的蚯蚓,用空火柴盒子装了。 侯爱泽发现,石头下面的蚯蚓比较小,正适合钓鱼,不像土里挖的蚯蚓过于肥大,更适合喂鸭子。 毕竟河里没大鱼,鱼钩也很小,用来钓鱼,细小的蚯蚓更合适。 侯爱泽拿了钓鱼的家什,拿了面口袋,幻想把口袋装满鱼就回来,绝不会像童话故事里面那三兄弟,到了金山,为了多装金子被太阳晒死。 准备妥当,侯爱泽还是决定去看看熊老二是否要跟自己去,虽然熊老二他爸有点讨厌,可上次被冤枉劫法场,熊司令扇了尤大耳光,只推了他一下,没动手打他,这一点后想起叫侯爱泽比较感动。 和熊老二一块,多少有个伴,期望他能带点什么好吃的和自己一块分享。 到了熊老大家,大门紧锁,没人。 侯爱泽看见熊老大家的厨房外墙上有一顶旧草帽,取下来戴在头上,准备回来再给挂回墙上。 顺玉水河大桥边的小路下到河滩,河滩上有民兵在练习射击。 枪声把整个大山沟沟震得嗡嗡作响,回音荡来荡去。 侯爱泽看见侯爱东和侯爱彪还有一帮小孩子在那看打靶,估计他俩又想拣子弹壳卖钱。 侯爱泽没去凑热闹,顺河边逆流而上,沿途观察,都是滩小水急。 甩杆抛线下钩试了很多次,蚯蚓都泡得发白了,也不见被咬的迹象。沿河继续上行,来到上次看见的冶炼厂尾矿堆的下面。 从这往上看,感觉好高,上面的人很小。绕过冶炼厂的尾矿堆,来到栖龙沟口。 抬头望去,左面是野驴坡,右边是猴子岩。 猴子岩刀劈斧削,壁立千仞,立陡的岩壁上有老藤和青藤攀附其上,像一条条大小不同的蛇。 河水从岩壁流下出来,下面是几个大洄水凼,上面的悬崖遮挡了光线,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