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田妃 (第1/1页)
崇祯微微仰着头,闭着双眼,放松了心扉,任由那些快乐从自己的全身穿过,只觉得浑身泛起了暖洋洋的感觉,很是舒服。 “承乾宫,才是让朕放松的地方啊!” 他不禁在心中赞叹了一句,轻轻将眼睛睁开了一条缝隙,偷偷看向田妃。 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檀口如含朱丹。 “真是越来越漂亮了!今日是不是……” 不过他很快就歇了在承乾宫休息的打算。 既然要当明君,自然是不能沉浸在这样的儿女之情中。 于是他努力的将这份快乐抹去,站了起来摆了摆手。 田妃慌忙喊道:“皇上!……” 崇祯唇边作出一点微笑:“朕因批阅奏章劳倦,出来随意走走,是这琴声把朕引来承乾宫。奏本尚多,今日怕不得闲了。”说完转身出了寝宫。 田妃送到承乾门外跪下,眼泪汪汪地说:“求皇上节劳养生,是六宫之福,是万民之福!” 她望着皇上的御舆离去,想起方才一番问答,心里越发有些惶惧,泪珠儿竟锁不住,“啪嗒嗒”滚落。 怕被有人心看见,她连忙装作抬手理鬓,用袍袖偷偷拭去,重整端庄贞静的神态,慢慢退回承乾宫。 虽有圣上的厚爱,但自己在后宫中成了出头的椽子,只怕皇后和袁贵妃对自己的成见会越来越深。 一旦失了圣宠,自己的命运简直不敢细想。 “唉……”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圣上到底没有留在承乾宫,自己的琴技再好,弦断有谁听呢? …… 回到乾清宫的崇祯,拣出徐光启和余应桂两本奏折细细看着,一阵小风微微掠过,他不自觉地裹紧了披风。 吴直立刻奉上一盏热腾腾、香喷喷的茶水,他就手端起来喝了一口,又觉得脚下升起一股热气,身上顿时暖融融的很是舒服。 移目注视,是吴直正弯腰跪地,把一只嵌松石银丝脚炉端放在他两脚之间。他不由轻声叹道: “反倒是你们一片忠心啊!……” 吴直忙跪拜道:“奴才肝脑涂地,也不能报圣恩万一!” 这是一句常用的十分夸张的感恩用语,但却是吴直的真心话。 他对崇祯的崇敬达于极点,远远超出一般臣子奴辈对天地君亲师应有的情分。 他的相好菜户是翊坤宫茶上宫女,两人已得主子许可同屋居处,形同恩爱夫妻,却被崔文昇倚势活活拆散。 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太监的夺菜户之仇也一样深长。 当初,御用监太监崔文昇进丹药,天启帝服用后大泄不止,以致晏驾。 登基后的崇祯帝进宫的头一件事,就是拿住崔文昇问罪杀头。不料各宫宦官成群结队喧嚣不止,形同哗变,直逼到乾清宫。 皇上临乱不惧,镇定如常,立在宫前丹陛上,俯问总内监说:“为何事喧哗?”内监们七嘴八舌纷纷乱嚷:“崔官儿是好人,理不应杀!” 皇上很痛快,立刻下令免崔文昇一死。内监们欢呼着散去,只以为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皇帝不难相处、不难驾驭。 吴直犹如一只快要出洞的小老鼠,感觉到了洞口花猫的杀机。 这是机遇,复仇的好机会。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于是他立即将他所知的事情一五一十向新皇全部道出,没有一丝的隐瞒。 他曾经是魏党中的一员,远远不如崔文昇得脸,这样的小喽啰随处皆是,这一倒戈让他很快成为新皇的心腹太监。 不过数日,他已经大权在握,通过暗地查访,弄清为首闹事的四名内官,汇报新皇之后,连同崔文昇一起拿住杖杀。 内廷的所有太监们这才吓坏了,从此夹住尾巴做人。 皇上从此对他大加任用,直到今日的高位,所以每当吴直谢皇上圣恩之时,眼里总有泪光闪动。 吴直的言行引得崇祯容色转霁,忽然笑道:“朕再赐你一个菜户,可好?” “奴才不敢当!”吴直感动得涕泗横。 崇祯确实比较喜爱吴直,此人并不算最有才干的内侍,但他肯说心里话,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看门犬。 崇祯初践帝位、初入大内,很需要这样的侍从。见他诚惶诚恐,进一步表示说: “旧的怕不好了,配个小宫女给你,如何?” “皇爷恩典,折杀奴才!” 崇祯见他那泪水止不住,不一会就将胸前的衣服浸透,想着今日是正旦,便笑道。 “好了,不多说了,着人去田弘遇府,召田妃之母入宫陛见。” 崇祯说罢这句话,再不做声,沉埋进一本本奏章中去了。 吴直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示意小太监们仔细侯着,向大内外走去。 田秀英,这是要发达了,自己以后可要和田府打好关系才是。 …… 新年黎明时分,天上的薄纱刚亮上一些,吴家寨已经醒来,处处炊烟环绕,鸡声互应,号角不断,战马嘶鸣。 虽然是元旦,但军队的训练并未中断,之前的战斗中虽然损失了一百多人,但随着高杰、高见来投,又有不少村寨和小股杆子相约前来,李自成的部队反而壮大了不少。 山坳中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常有指挥进止的旗帜挥动和锣鼓之声,有时还传过来一阵阵齐声呼喊:“杀!杀!杀!” 天色大亮以后,站在寨墙的高处,可以望见几乎方圆十里内外的村落,凡是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和山坳里都点缀着成片的灰白色帐篷,各色旗帜在淡淡的晨光中飘扬。 在吴家寨东边几里外的一座小山头上,很长的一条晓雾将那一大片树林拦腰束住,使树林边的溶溶白雾与军帐的颜色混在一起,而树林梢上飘扬着的几面红旗和鳞片似的朝霞相映。 运送粮株辎重的骡、马、驴子,扯成一条长线,从吴家寨外经过,随着山势而曲曲折折,时隐时现,直到天和山相接的地方,牲口的铁掌踏在石头山路上,纷乱而有力,在山谷中发出清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