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亲生的 (第1/2页)
四月十三日,清晨。 李家村的打谷场上已经站满了人。 经过陈神医的治疗,已恢复了七七八八的李老三,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在他身后是五十名背着弩的村民,这些大汉每人腰间别了四个木质弹夹,每个弹夹中都装着十五支弩箭。 队伍的正前方搭着一座高台,李家村新任村长李勇站在高台中央。 其余村民散乱的站在打谷场两旁,这些村民无论男女,眼中均充满了羡慕,羡慕那些能代表村子参加第一次‘远征’的村民。 是的,远征! 李家村这次远征的目标其实并不远,若是抄近路的话,半天便能抵达。当然,他们的目标可不是瓦兰寨,而是一山之隔的三谷村。 自从三天前李家村输了一千两银子后,村民们似乎终于觉醒了,不再是原来的打一鞭子动一动。村民们变得更主动了,也更勤奋了,仅仅三天时间,命中率达到九成以上的村民便增加到了五十人,正是李老三身后那五十人。 这五十人将跟随李老三一起,代表李家村去向三谷村讨一个公道。 并非那一千两的公道,而是被劫走的八百两和那些药草。 李勇面色凝重的看着前方的五十一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吼道:“有道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个叫楚村的地方,虽然只有三户人,却能灭亡一个名为大秦的王朝!” “为什么?有志者事竟成!” 李勇刚说了两句,便有好事的村民打断了他,“那个,村长,大秦是哪个国家?离咱们大赵远么?” 李勇脸一红,训斥道:“你管它大秦是哪儿干啥?只要知道大秦和咱大赵国一样实力强大就是了!” 李勇呵斥完村民后,又继续大声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见到又有人蠢蠢欲动,想要提出疑问,李勇急忙高声道:“这次是咱们李家村第一次出征,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村子里又是给你们造弩,又是让你们练习射术,为的就是今天!” “今天,咱们就要让这十里八乡知道,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这一次村民们倒是都听懂了,因而纷纷大声附和起来。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明犯李家者,虽远必诛!” 三声呐喊后,五十村民在李老三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走向了村西小河。 那条河自西南一处峡谷流出,正是三谷村的入口,只是此处水流湍急,乘木筏自上而下还行,自下往上根本过不去。不过河畔山崖上另有一条山道,道宽宽一尺,可容一人通过。 若是走小路,半天便能赶到三谷村。 除此之外,便只能走黑水庄那条路了。 只是那条路要经过瓦兰寨和浴凰坳,对李家村来说危险系数比这条险峻小路还大。 等到众人消失在村西密林之中后,李勇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是真怕村民们再提出疑问。 今天那些话,可不是他这么个李家村土生土长的山民能想出来的,而是有人提前教他背好的。 当初教他说这些话的人,并没有给他解释这些话的意思,就连楚村和大秦帝国,都是在他软磨硬泡下,对方才敷衍了两句。 那人只是跟他说‘意思不重要,能装逼就够了’。 ‘装逼’是啥,李勇也不太明白,不过看着高台下数百村民的‘崇拜眼神’,李勇大概明白了。 或许装逼就是唬人吧! 想到这里,李勇昂首挺胸的走下了高台,可还没走到村口,便被满脸‘崇拜’的村民们叫住了。 “村长,那四句咋说来着?” 有记性好的村民提示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对对对,就是这个。说的真好!”先前问话的村民感慨了一句话,忽然来了个大转折。 “村长,这四句话啥意思哩?” 李勇听到这话脚下一滑,险些摔个大跟头。 你特娘的不知道啥意思就说好,瞎感慨啥?老子还以为你明白这啥来着?对,‘诗’!老子特娘还以为你明白这‘诗’啥意思哩。 其实李勇哪懂这个? 当初别人让他背这四句诗的时候,他也觉着好,可哪里好却不知道。 李勇也没敢问。 先前问了个楚村和大秦帝国,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李勇可不想被人当土包子?怎么办呢?那人不是说聪明人都明白啥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