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培神的土壤 (第1/1页)
两千四百多本未签约书籍,就算每本只审五分钟,一天审十个小时,都得二十天。 胡晓峰当然不会那么无聊,把时间全浪费在审这些书上。 逐芳网,或者说任何一家网站的编辑,都不是傻子,他们认为没有签约价值的书,百分之九十是对的。 至于那种有机会成神的书,更不至于被漏掉。 所以胡晓峰这次捡漏的基础,主要建立在对作者潜力的判断上,而不是作品实际的质量。 那就有一个前提,即作者一定是能联系上,并且有意愿继续写书,肯接受修改意见的。 胡晓峰快速写了一个脚本,对两千多本书进行筛选。 首先是半年内没有更新的,排除。这种作者即使联系上了,他对老书的激情也已消退,甚至剧情可能都不太熟悉了。 如果在别站也上传了同样的书,而且已签约的,排除。这一类数量还不少,因为很多人都是一稿多投,只要有一家网站愿意签约,他在其他站的书就成了废稿。 再排除字数不满两万的,这一类书,哪怕生命力强到能引动胡晓峰的幻味,他都不会看重,因为这种作者只具备三分钟热情,生命力迅速燃烧,无法支撑一个完整的世界。 如此一番筛选,就只留下了七百多本书。 谢梅她们已经够忙了,而且网站的驻站作品,以前已经从谢梅眼皮子底下过了一遍的,当时没看出什么,现在她也不会有多少新发现。 所以还得胡总裁亲自cao刀。 不过在审读时间上,绝对不可能细读。 五分钟一本?太奢侈了。 当初审无尘书屋送来的那批买断书,他也就两三分钟一本。 一分钟一本?是不是太草率了些,容易产生遗珠啊。 好吧,那就,三十秒一本。 是的,不怕遗珠。 刚接手网站的时候,无兵无将,矮子里面拔将军,所以不能放过任何一本有希望的书。 但现在网站可是拥有“北斗七星”七大潜力神灵了,标准自然可以提高一些。 遗猪不怕,只要不遗大象就行。 哪怕错过了生命力跟《独行丹师》相当的书,其实都没什么。 因为就算生命力相当,如果文本质量差距太大,那也没啥挽救的价值。 当初连签约标准都达不到的书,基本都是质量很低的,怕是让谢梅改半个月改不完。 这世上经历曲折,生命力充沛的人多了,胡晓峰也不可能都给培养成神嘛。 而且当时《独行丹师》的成功,很具偶然性,再复制这样的奇迹太难了。 说这么多,总结就一句话。 这次挑的书,生命力至少要高过修改前的《独行丹师》! 三十秒一本,正式开始! 手指狂舞,屏幕上只剩残影。 几十万字的书,不用看完,二十几秒没闻到浓香的,枪毙。 三五万字的书,十秒之内,咔嚓。 胡晓峰现在是把七百多本书全都导入一个文档里面,所以根本不用点开新的链接或文档,一路狂扫。 换句话说,他相当于在看一本上亿字的书,只等书中最精华的那几段。 或许,只有一段。 淡香,时时掠过鼻尖。 但是没用,胡晓峰铁石心肠。 一百本,毫无收获。 两百本,赤地千里。 三百本,哀鸿遍野。 四百本,这是臭水沟么? …… 鼠标旁边的纸上,仅仅留下两行字。 七百本里,挑出两本强过《独行丹师》的,算不算满意呢? 别想岔了,那两行字是: “珍爱生命,” “远离审稿。” 号称游戏人生的胡大神,心态都要崩了,可见战况有多么惨烈。 跟好书战斗是一种享受,跟烂书战斗…… 不知不觉,又到下班时间了。 吃过晚饭,回家洗个澡,点起一柱檀香,做足仪式感。 “再来!”胡晓峰打开笔记本电脑。 想想不对,又赶紧把檀香灭掉,等下别串味儿了。 “心诚则灵,尊敬的逐芳文学网网站之神啊,请响应我的呼唤,将你的宝藏赐与我,我必将令你的神辉照耀普天之下,银汉之中。”胡晓峰合什祈祷。 有没有神无所谓,自我心理暗示到位就行。 再一次,鼠标狂点! 臭气冲天者,删! 平淡无味者,删! 香气微弱者,删! 全书就一段话带香的,删! 之前这些平庸的书,掩盖了好书的光芒,不能再留。 一轮过后,不够,再来。 剩下一百多本书,继续挑。 凌晨两点、三点…… 胡晓峰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几点睡着的他都不知道。 手还搭在鼠标上,脸压键盘还打了几百万字。 把混乱的文字清掉,文档里只剩下十几本书。 “你们是真正的强者,历经这么多轮淘汰还能活下来。”胡晓峰言不由衷地说道。 强啥啊,勉强能用罢了。 在散发比较浓烈气味的书里面,去掉文字明显太差的一批,剩下这十几本,只要稍加打磨,就能为网站的气运做些贡献。 是的,胡晓峰已经不指望从这些书里挑出成神的种子,但它们至少可以成为神仙的童子。 其实把这些书修改成分成书,甚至买断书,只要胡老师肯多花些时间指导,都是能够办到的,然而也就为网站增加几百、几千块收入罢了。 但如果把这些书的生命力加强,并且释放出来,就相当于为整个网站注入了生机,从此后逐芳发展会越来越好。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玄,或者非常玄? 其实这里面是有科学道理的。 所谓生命力强的书,按胡晓峰的理解,就是作者用心创作的书。 如果网站都是这样的心血之作,而不是那种没有生命纯靠模仿的流水线产品,那么久而久之,读者的品位也会受到影响,包括新投稿的作者,也会变得更用心。 学校有学风,网站也有“文风”。 吃过饭来到公司,将这十几本书的书名发给谢梅等人,让她们联系作者。 未签约的书,作者与网站的关系自然疏远得多,假如不是政策要求实名制,他们当初开书的时候只怕都不一定留下真实的联系方向呢。 最终沟通下来,只有四位作者愿意修改前文。 不想修改,但是愿意继续写下去的作者又有六位。 谢梅在胡总的示意下,与这十位作者都签定了分成协议。 “又多了一批新作者,培训确实不宜再拖,约他们明天过来交流吧。”胡晓峰再一次拍脑门决定。 “怎么突然又要搞培训了,之前不早点确定,现在临时弄,哪里来得及?”毕丽叫了起来。 “上次的物料大部分还能用,有啥来不及。”胡晓峰不以为然,“至于作者的时间安排不一定都能调整过来,这也没事,能来多少算多少。” 有强烈意愿提升自己的,想尽办法都会来,没有意愿的,胡晓峰也懒得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