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_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 (第3/4页)

,这些东西的存在,包括你的歌,周洁伦的歌,一切‘让高雅更通俗’的东西,都是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的,至少在历史的这个阶段,我们绕不过去。但是我们不能永远只追求这些,中国人和韩国人也总有富起来的那一天的,总有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那一天的。

    我们不可能听二十年‘月亮之上’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民族也不可能停留在‘20年后还有那么多脑残粉’,当大多数人物质生存无忧、还有余力追求自己的个性和分别心;当随着技术的进步、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变得相对容易得到。到了那一刻,今天的娱乐模式也好,传媒模式也好,互联网社交模式也好,都会被推翻。

    马风、马花藤、拉里佩奇,甚至是李休满,这些人已经老了,他们的事业到2020年代就差不多巅峰了,他们可以不用考虑下一个时代、一个人人不愁物质生存时代的社会需求形态。但是我们还年轻,我会在2020年代之后,继续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所以今天马花藤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盗版也好,山寨也好,我不能做,我要珍惜自己的名声。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属于他们,分出巨头、跑马圈地结束之后的精耕细作时代,属于我。”

    宝儿哑然失笑:“你还想做世界首富?”

    顾莫杰不屑:“世界首富算啥。如果仅仅做一下世界首富,我现在就不用这么拼了,那些下作的手段都可以随便用。巴菲特也做过两年世界首富,墨西哥某电信大亨也做过世界首富,可是这些人后人记得么?连做了十几年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后人都不一定能记住。因为他也没法做一辈子世界首富。互联网时代,‘一代人’是没有20年的。我要做,起码也要追求‘做40年世界首富’,而不是流星一样做一下就满足。”

    听了顾莫杰的话,宝儿既没有惊讶,也没有艳羡,更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但是,为什么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珍惜名声呢?你会被束缚住手脚的。”

    “你觉得,只要你卖过‘驴牌’,当人类的个性化需求觉醒的时候,别人还会去买你的么?哪怕你转型了。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你随随便便改弦更张的。污点会跟着人和企业一生,品牌积淀、个性化口碑是要用一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塑造的。

    如果转型那么容易,就不会有拿破仑说‘当你某一场战斗失败了,不是因为你昨天疏懒了,而是很久之前你疏懒了’,就不会有马风说‘中国企业,想今天做事情、明天就赚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你只有预测,五年十年之后,做什么会赚钱,然后提前五年十年就挖坑布局起来,等到人类五年十年之后跳到你的坑里来’。

    光是和人比聪明,这个世界的聪明人太多,你的成功率,充其量也就是股市里那些短线高手。唉,不说了,前面的话你都听不懂,这儿估计你就更不懂了。真不好意思,除夕夜还耽误你这么多时间,和我这么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瞎聊。”

    可惜,顾莫杰又料错了。

    宝儿望着星空,呢喃道:“不,我完全懂。努力一下就看得到进步、看得到成果的事情,谁都能做。世上最难的,当然是那些哪怕你努力了,也不一定看得到进步和奖赏的事情。这种进步和反馈的奖赏延迟越久,毅力崩溃的人就越多——我在S-M公司看到无数人,因为练了一两年,一点被选中乃至火的趋势都没有,就放弃了。我只是在这方面比较迟钝,哪怕吃着苦,一点前途都没看见,照样能拼下去,所以我红了五六年——否则,说不定在我拿到日本唱片销量榜冠军后的第三年,我就疲惫了,松懈了。”

    多少一夜成名之人,又流星般陨落?给人做零件,被资本替换,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则是很多人登顶之后迷茫了,没追求了。从这一点看,宝儿能够原地踏步三四年都没有产生“独孤求败”的寂寞感,继续努力,继续创新,继续以自我为对手,突破自我,实在是一个毅力非凡的人。

    在国内,其实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周洁伦已经当了华语乐坛教父,其实后面这些年的拼杀,他是在以谁为对手呢?他在希望超过谁呢?没有人可以超过,除了自己,没有目标。这就是为什么长跑里面,领跑的人最累的原因,领跑者,完全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体力分配,不知道还该更拼多少。

    “帅气!敬毅力!”耳机里传来潺潺的水声,是顾莫杰倒酒的声音。他觉得宝儿更加可敬了,实在是人生的诤友和明镜——要是哪一天,他也没有对手了,至少他还可以拿自己当对手。

    宝儿躺着懒得动,又扯开一罐啤酒,就这么仰躺着灌下去,倒有一小半顺着衣领流了下去,冰冰地让人阵阵刺痛。

    喝完打个酒嗝,宝儿迷茫地问:“那你觉得,当你说的那个时代来临的时候,我这样的人该去干啥呢?难道转型做‘小众定制歌手’么?那太无聊了吧。李叔倒是说,过几年如果觉得唱歌写歌累了,就给公司做理事,提点提点后辈,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反正我已经在日本拿了五年唱片销量冠军了,该得到的都有了,也不图啥名利。”

    “当然不错,你不可能唱歌唱到40岁的。提携指点晚辈当然很好,但是也不排除更好的出路。”

    “能说说么?”

    “比如,为新媒体和音乐自媒体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一个让所有音乐消费者、乃至影视和其他娱乐产品消费者找到自己最爱的筛选渠道。”

    “视频拍摄技术的门槛降低之后,拍电影就没有原来拿16毫米胶片时代那么高门槛了,随便一个数码DV都能入门。这时候,我们发现‘有东西可看’不再是影视消费者的瓶颈,而因为视频数量的爆炸、在茫茫视频海中找到自己个性化想要的那个东西,才变成了瓶颈。

    音乐录制技术降低、配乐编曲的合成成本降低之后,音乐MV的制作门槛一样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