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安顿后事 (第2/2页)
那狐妖可以动用灵力化出虚形,如同魂体,穿过地面出来为非作歹。”子淮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我听罢也瞬间明白了,但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没通,便一并问了出来:“黑眚和那些凶煞怎么不出来,凶煞不说,黑眚不是更厉害么?” 华井木的姿势丝毫未变,继续道:“黑眚懒得动,不屑于此,凶煞没那实力。” 我闻言,哭笑不得地嘀咕道:“懒得动……可赢了。” 华井木又低头看向远方,心里默默想道:“这可不是第一次了,师傅曾经提过,八一年的时候,香港温莎大厦有狐妖作怪,当时是一位与他老人家在后来有过机缘的一位台湾术士过去解决的,最后带走了大厦里一块被狐妖附着的云石。后来发现那云石源于江淮地区,是有人取了正经狐妖的许多灵力存进石头里,将其放置于森林,一有狐狸被吸引过来便会吸收那石头内的灵力,直接就炼好了元精,开始化气的阶段,但狐狸本身也会被吸进石头里。等有了七只之后,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那人把这石头弄到温莎大厦做成装饰,才有了狐妖作祟的事件,貌似解决以后仍是有些许灵力留在了那里,偶尔还会令人有幻听或者幻觉。那只正经狐妖无疑就是这白狐,因为那块云石下面有一个不大的三眼狐妖图案,栩栩如生,从来没有过记载也没听说过这三眼狐妖,不想如今竟然碰到了。” 我和子淮又说了一会儿话,就都趴在桌子上犯起困来,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一睁眼,已是下午,看了看表,十七点半,随即伸了个懒腰。子淮还趴在那儿打着微鼾,他这身板儿,如此疲惫实属正常,需要多休息休息。 我直起身四下看了看,华井木还在那里站着,本来是闭着眼,待我看过去,立刻扭头看向我,把我吓了一跳。 “华,华兄,你没休息啊?”我见状问道,竟然打了个磕巴。 “休息了。”他简单地答道。 “哦,就站着休息么?厉害,真厉害……”我尴尬地又说了两句,见张曲殷还没出来,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走了。”华井木突然说道,然后往前走了几步,纵身一跃跳出篱笆,就此离去。 “啊?华兄……这么……突然么。”我一脸懵圈,甚是无语,这也太快了吧,说走就走。不禁一想,我们也得赶快回去了,身上磕磕碰碰的不少淤青和伤口,我还得赶快弄清自己身上鬼咒的情况。想着,低头看了一眼左臂,那黑线依旧如常,没有什么变化。 我把子淮叫起来,和他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跟张曲殷打个招呼安慰安慰他,然后即刻回京,注意一定,我俩马上走进屋子。 张曲殷还是那样握着张公胜的手,坐在床边双眼无神地看着他,紫苏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已经睡去。 “曲殷…节哀顺变。”子淮默默地说道。 “孔叔,吴叔,程叔叔他……他也走了……”张曲殷没有动作,有气无力地对我们说道。 “什么?程兄他也……”我心下一惊,急忙来到床边,伸手试了试程骁的气息,又摸了摸他脖子动脉处,而后双眼一闭,叹了口气。 “孔德,程兄他……?”子淮看到我的表情,心中一紧,小心地问道。 我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子淮默然。 阿明刚离去没几天,这又走了三位刚认识的朋友,心中却不似阿明走时那般波涛汹涌,反而十分平静,可能是还没有缓过来,也可能是感情很深的盖过了感情很浅的缘故。 如今这个情况,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了,我们又在这里住了三天,帮着张曲殷一起把张公胜和程骁的遗体都处理好,也没有挑什么日子,由子淮看过风水选出个不错的地方,就直接下葬了。 说起风水,子淮给我们讲道:“这东西修道的多少都会一些,玄学五术互相皆有关联,不管是着重学习什么,其它的也均会一些,各个教派都会有各术基本的典籍。风水古而有之,这里的古指的是上古,《轩辕本纪》记载,黄帝时期就有善于相地的青乌子,那时叫青乌术,《系辞》中写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足以说明那时候是和天文地理息息相关的学问。这‘风水’一词来自于风水大家郭璞的《葬经》,‘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经曰:气乘风则散,散界水则止。’此乃风水文化之宗。 后来分成形势和理气两大派,两晋的郭璞,战国的管辂,唐朝的陈抟、王汲,晚唐的杨筠松杨救贫、曾文辿、廖金精,宋朝的赖文俊赖布衣,这些人是一直被尊为形势和理气的祖师,但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切的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