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新晋反面教材 (第1/2页)
“哈哈哈主播被小哥哥鄙视了。” “如果叔叔看到这个直播的话,会不会回来以后把主播摁在地上摩擦?” “主播的黑暗料理已经远近闻名了!” 陈景豪一手端着装满虾仁的瓷盘,一手拉着徐畅往属于他的位置走去。不远处,墨绿色的茶叶正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沉浮,让整个玻璃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意,就像绿色的猫眼宝石一样,时不时绽放一道精光。 清淡而不寡淡的茶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就像清冽甘甜的山泉水一样,似乎能在一瞬间洗涤身心,原本有些疲倦的徐畅也提起了几分力气。 “好香的茶!” “这是我从自己家里偷偷摸摸拿出来的西湖龙井,听说我爸之前是很贵一斤的价格买下来的。我怕被他发现,也不敢拿太多。” 徐畅平日里是有喝茶的。 母亲郭子铷尤为好茶,家里购置了多套茶具和多种茶叶。但因为没有客厅,所有的茶具茶叶通通摆在了母亲的卧室里。或许是遗传,也或许是从小到大习惯的养成,徐畅也在自己卧室里摆了一套极小的茶具,偶尔心情好了,也会自斟自酌上一小杯。 所以徐畅也是懂一些茶的。 “西湖龙井,属于绿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龙井外表扁平修长,色泽翠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 “666,我以为主播只是对吃的有讲究,没想到对喝的也这么了解。” “徐畅:凡是能吃能喝的,必定逃不过我的嘴!” 这时,陈景豪也开始准备进行下一步骤了。显然初学做菜的他有些压力,尤其是目前还在直播的情况下。毕竟还是一个纯情的小男生,连同耳根子都有些红了。 和瓷盘上雪白如玉的虾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龙井虾仁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城名菜,选用的是清明节前后采摘的龙井茶,也就是明前龙井。虾仁白嫩,茶叶翠绿,龙井的味道不仅很好地遮掩了虾仁中的淡淡腥味,更让它染上了一丝茶叶的清香。海的鲜味对上茶的鲜味,色泽淡雅,清香甘美。” “实际上,用茶叶入菜这种做法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唐朝的《茶赋》中曾经提到,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rou食之膻腻。可见龙井虾仁的出现并不是偶尔,早在历史的车辙中的留下了痕迹。” “除了入菜以外,茶叶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用方法。茶叶酱、茶酒都是很好的选择。” 此时,虾仁的提前调味也已经完成了。盐和蛋清的组合让虾仁更加富有粘性,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虾仁中淡淡的海味,淀粉的加入则在虾仁外头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面纱,遮掩住了虾仁原本的风情。 杭城徐畅是从来没有去过的。 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国庆长假人太多。一年四季到头,凡是适合去的时间,徐畅必定是在学校头悬梁锥刺股的。龙井虾仁的美名徐畅也早有耳闻,所以现在的他也有些期待。 就是不知道从厨艺速成班毕业的陈景豪,到底能把这道菜做成什么样? “下一个步骤是什么来着?” 陈景豪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直直地站在灶台前而毫无动作。徐畅原本带着笑容的表情僵在了脸上,而后又迅速浮现出更大的笑容。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翻车? 要是自己的粉丝个个都是厨房小能手,那他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吧。 至于这道龙井虾仁,大不了晚上就只吃一口! “别急啊!我看一下小抄,反正这个虾仁也要稍微腌制一下的。” 陈景豪的双手在身上的冲锋衣里头翻来覆去,最后终于从里头的口袋里掏出一张有些皱巴巴的纸。翻开,翻开,再翻开,徐畅也有些好奇地凑了过去。 “茶叶:热水泡开,水不需要太多。” “虾仁:盐 蛋清 淀粉,放一会儿,锅里走一遍油。” “倒油,热锅,下虾仁炒热,倒茶水,加黄酒。” 龙井虾仁说简单也简单,不过三个步骤。说难也难,毕竟每个步骤的掌控都至关重要。例如控制茶叶的数量以及和热水的比例,若是茶叶多热水少,则味过浓容易掩盖虾仁原本的清香,且可能有会茶涩味。若是热水过多,则最后的成品不是龙井炒虾仁,而是龙井煮虾仁了。 这其中的各种度量,也是要靠着经验的摸索才能掌握。 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