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血战杜阳(11) (第2/2页)
府手段,但近日一战确实太失水准。难道是鼎炀侯未采纳魏贤计策?” 听到这里,王硕似有所想: “本将听说,鼎炀侯此人嫉贤妒能,此番过江与我军决战,乃鼎炀侯自己像咸王请战,而肥城又是赵逊攻克,姒昌世子亦是赵逊伏击,莫不是……” “对,老夫怎就未曾想到呢!” 王硕点拨之下,韩合恍然大悟。 他早该想到,今天自己的守城之法,是当日攻打尹秧城的教训,倘若是魏贤此番背后出谋划策,断然不会强行攻城,因为魏贤肯定知道其中的厉害。 那么现在就只有一种解释,百里燕被冷处理了。攻城,且只攻打西城是鼎炀侯自己的注意。 “可即便如此,老夫还是不解,那鼎炀侯莫非不通兵法,天下哪有攻城只攻一处的道理,即便是只攻一处,也需是三面佯攻,一面主攻。今日却只攻一处,莫非他鼎炀侯疯了不成。” 韩合心中费解,这是王硕捻着长须说道: “这个嘛,此前得报,咸军今日攻城伤亡不下六千人,鼎炀侯即便再不通兵法,赵逊人等难道不知?其定是要说服其他人等,方能攻城。末将怀疑,尽管鼎炀侯行为古怪,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那会是什么呢?” 韩合、王硕二人不解之际,一旁魏涵说道: “两位将军,今日咸军攻城,末将城上瞭望咸军大营,只觉得晋军列阵兵士不过四万余人,即便不折算后营以及咸军两万骑兵,咸军应该至少还有五万人,这五万人何在?” “会不会是咸军本打算连夜攻城,这五万人马尚在歇息当中。”王硕猜测道,也许这是最合理的届时。 “但即便如此,咸军本阵距离杜阳城五里地,今早却只移营两里,如此岂非多此一举,前夜便可多行两里下寨,何必今早拔营。末将以为,咸军这五万人怕是鼎炀侯另作了他用。” 如果连夜攻城,军队作息通常要一分为二,分早攻和夜攻,早攻攻城之际,夜攻休息,夜攻攻城之际早攻睡觉,如此轮替交换,以免过于疲惫而被敌军有隙可乘。 现在咸军只攻打杜阳城西,却在城外列开四万人的军阵,这个规模完全可以攻打南城、北城,单单攻打西城就要四万人压阵,逻辑上说不过去,除非咸军想隐瞒什么,这才是魏涵担心的。 他继续说道: “如此便能解释咸军为何一味只攻西城,而非与我军全面角力,目的便是转移我军视线,同时减少咸军与我军交战的损失,只不过咸军不曾想我军城防采用了新法,鼎炀侯不熟我军战法,才会如此吃亏。” 魏涵话音落下,韩合右手拍在额头,脱口而出: “哎呀,鼎炀侯定是要xue攻杜阳城!” “xue攻?!” 王硕态度赞同,韩合则又说道: “定是咸军xue攻无疑,若非xue攻,鼎炀侯何故只攻西城,该当与我军决战才是。唯有xue攻,需得将距离缩短至三里以内,若是五里,将耗费更多功夫与人力,岂不早被我军发现。 正如魏涵将军所言,其攻城定是为转移我军视线,只是不料被我军守城新法所创,今夜不得不停止攻城。” “韩老将军,这xue攻非一日之功,我军断然不会坐以待毙,以咸军眼下实力,比我军而言已无优势,此时xue攻岂非自寻死路。” 王硕狐疑说道,倒是韩合大笑: “呵哈哈……倘若是魏贤,老夫兴许还要有所担心,但若是鼎炀侯,xue攻之法岂能有用。” “韩老将军何意?” “王硕将军,鼎炀侯此人放着魏贤此等智囊不用,反而独断专行,可见此人既嫉贤妒能,亦刚愎自用。老夫甚至怀疑,鼎炀侯此人谙熟兵法,却是个迂腐之人。 咸王数年前启公孙岳可见一斑,如今又令鼎炀侯过江,老夫甚至怀疑,是否是咸国君臣臭味相投之举。” “老将军是说,咸王用人不善!” 王硕似已经有所悟,韩合此时成竹在胸,他说: “王硕将军你想,这些年过去,咸国变法可有成效?” “这与鼎炀侯何关?” “常言道将相和,国则兴,将相不和,国则亡。殊不知这将相和得志同道合,若反而言之,臭味相投亦可。如此算来,那公孙岳乃一纸上谈兵空有文赋的草包,这鼎炀侯怕也是个眼高手低的空头将军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