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骇穗之战(6) (第1/2页)
此去肥城少说两天多路程,中间不免要宿营,一旦宿营,就有可能遭遇骑兵偷营。韩合眼下是十一万大军包围鼎炀侯,不可能抽调太多的人马偷袭赵逊,且骑兵相较于步兵战斗力本就很强,即便是步兵骑马,也比单纯的步兵占有机动力又是,因此不需要太多。 两万五千步兵晚上被成千上万骑兵在睡梦当中偷营,那简直就是噩梦。为此需要准备充分,给偷营的晋军骑兵以沉重打击,不说完全消灭吧,至少让你损失惨重。 于是当天傍晚,尹秧城辎重营调出库存长枪,数量足足可以装备五万人之多,所有长枪都被调空,随同大军前往肥城。百里燕与钟衡负责率领八千多人负责镇守尹秧城,以防不测。 就在赵逊起兵离开不久,不明真相的钟衡城楼上问道百里燕(既魏贤): “校军郎,你可知赵将军调用众多长枪作何用?” “钟衡将军以为呢?” “本将不知才问你,何故又反问本将。” “那将军可知拒马做何用。” “自然是拒战马与营门之外,何故多次一问。” “既如此,赵将军调用众多长枪,便是做拒马之用。” “可如此,岂非太多。” “那就拭目以待吧!” 话音落下,百里燕负手而去,只留下依然不知道为什么的钟衡还在纳闷儿。 拒马这东西早期就是削尖了的原木或竹签、木签架设在大营门口,防止敌军步兵、骑兵冲击营门,由于是摆明着的障碍,所以很容易被存心要偷营的人下手搬走。 比如用套索,套住拉走,用绳钩勾住拉走,等等等…… 此番晋军偷营的骑兵数量不会太多,但是劫营之前肯定要弄走破坏大营的防御设施,所以百里燕给赵逊出了个注意,把长枪以四十到三十五度的角度,插进土里一半长度,天黑之后插进大营的各处,然后拉绊马索,当天晚上少点灯火。 如此晋军要是趁夜色偷营,眼前几乎是两眼一抹黑,这要是上万的搞集团冲锋,还是往大营里冲,那就是他们活该大霉。 除了五万根长枪,尹秧城内所有竹竿、拒马、原木一概削尖运走,所有兵士一律改用钩镰戟,这样又能替换出近万根长枪。 至于为什么不用钩镰戟,很重要的原因是太贵。 一根长枪也就枪头是菱形的青铜,而钩镰戟需要大量青铜,同时后期的加工难度也比枪头更难,也更耗时,所以钩镰戟不划算。 赵逊大军这么一走,尹秧城内旋即清静不少,百里燕思考着占据肥城之后,恐怕就该是晋军、咸军真正对决的来临。 韩合丢了肥城,就等于丢了大本营,大量的粮草、辎重落入咸军之手,如此咸军可以熬到今年秋天不是问题。而咸国多数地方处于亚热带,稻米一年两熟。 一旦熬过这半年,咸军粮草运过江,援兵也会源源不断过江,届时晋军恐怕就是不断的增兵,势必要陷入持久的消耗战,这是晋国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势必要在春耕之前与咸军决战。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从晋军手中,转移到咸军手中,何时决战,如何决战,不再由晋军说了算。 但在此之前,肥城若是能够攻下,这鼎炀侯的八万人怎么救呢? 好歹韩合以十一万人围困鼎炀侯的八万人,而肥城距离骇穗步行少说四天路程,期间韩合如果以骑兵优势,强攻鼎炀侯,歼灭这八万人的可能性很大。 必须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拿下肥城,同时还能稳住韩合,甚至逼他自己放弃围困。 但是想到这里,百里燕不禁为难起来,显然两全其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的目光很快转移到围困肥城的那两万骑兵的身上: “对,用骑兵!只有用骑兵。” 打定主意,百里燕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开始蒙头睡大觉。 而与此同时,姒昌已经率领一万骑兵脱离了韩合大军,提前抵达了肥城与尹秧城之间的野外某地,等着赵逊的人马经过,而后给以沉重打击。 可惜赵逊根本不给姒昌机会,大军随行两侧都有大车,而且还有弓弩手,一旦骑兵发动攻击,就有可能被大车阻碍,变得僵持不下。 “启禀世子殿下,咸军人马已在十里之外,但随行大车甚多,且有弓弩手钩镰戟。”斥候道。 “传我军令,准备突袭!” 姒昌一声令下,一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