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第三板斧 (第2/2页)
性进攻,他料定尹秧城守军不会少,如果在损失了三千人后还强行攻城,他的今天的损失就可能更多。 如果连续攻城十天,眼下的十万围城之军,最少也得死伤过半,万一隔壁志军大举来犯,他韩合岂不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韩合吃了苦头,便不会强行攻城,而是谋求晚上登陆,天不亮直接攻城。 晋军罢兵回营不久,韩合命人前去联络水军,赶来增援。只要水军占领望亲江沿岸,以弓弩、床弩封锁滩头,就能最大程度的压缩咸军城外活动空间,届时趁夜登陆而后天不亮攻城。 当天下午尹秧城内,吃着烤鱼喝着米酒,百里燕坐在角落里盘算着今后出路。此时丁肃悄然过来,端着一锅rou汤: “嘿嘿,校军郎,吃rou否。” “呦,丁大人,这是马rou吧。” “正是,若非校军郎妙计,本官哪能吃得马rou。” 城外战马射死后,不少都死挺挺的躺地上,百里燕出了个馊主意,让城里十岁以上的孩子组队去用绳索拴住死马,而后大人躲在安全距离之外拖回来。先把离得近,在晋军多数弓弩射程之外的拖回来,然后再拖远的。 如果是成人去拖,晋军肯定得报复,如果是孩子去拖,晋军能下得了手吗。如果下手,就是激怒民愤。 于是一连拖回一百多匹死马,宰了之后部分下锅,部分用盐腌渍风干,作为储备待日后食用。丁肃作为军需令,这么多rou,当然肯定能顺手牵羊捞进自己的肚子里。 喝了口米酒,百里燕接着说道: “丁大人,这锅rou你自己留着吧,若是吃不掉,分给老弱妇孺也好,今后怕是再无今天这般富裕日子。” “嘿嘿,有校军郎在,定能保尹秧城万无一失。” 丁肃一脸谄媚,心里实则一肚子坏水儿。百里燕心知肚明,干脆点破说: “其实呢,在下知道,丁大人贪生怕死,不想上城杀敌。当然,晋军攻城前几日,丁大人当然是不能去的,但不保证时常日久丁大人也得守城,故而丁大人此来是想让在下出个主意,令大人免去杀头之灾,可是如此。” “真是什么多瞒不过校军郎,不知校军郎可有妙计助我。” 此时丁肃已放下rou汤,坐到百里燕身侧。 “其实并非不无可能,就看丁大人是否愿意冒险。” “冒险?”听说要冒险,丁肃警惕起来,他说:“何险之有。” “此乃军机,暂且不便相告。只要丁大人愿意冒险,在下可保丁大人非但不死,还能立下奇功一件,丁大人意下如何。” “这个……能否容在下细想。” “时日无多,我可明白告诉丁大人,机会只此一次,倘若错过机会,怕是五日后,你我都得守城奋战。” 百里燕软硬兼施,心里已经定打定主意,准备物色丁肃前去报信。 于是吃过饭后,百里燕找到赵逊,将此事告知于其,赵逊顿觉不妥: “丁肃此人向来贪生怕死,万一被晋军俘获,岂不泄露我军军机。” “将军可放心,可选一勇武之人与之通行,倘若被晋军发现可除丁肃。若能平安抵达志军大营,丁肃此人伶牙俐齿,虽说不上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却也是当下少有的舌快之人,选他人前往送信,怕是难以令志军相信。 且将军可将密信交予勇武之人,而不给丁肃,但将此去志军大营一事,皆告知二人,如此可增我军胜券。” “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本将立即召见丁肃委以重任。” “不可,将军不可此时委以重任。” “为何不可?” “丁肃此人意志不坚,左右摇摆,若是此时与其说定此事,夜间其定然心不甘情不愿,止不定能投向晋军换取活命。故而将军当在夜间临行之前告知于其,并以其家小性命做托付。 只要丁肃将事办妥,其可高官厚禄,即便其阵亡,将军代为抚恤其家小,但倘若他半路逃脱,亦或投降晋军,便以其家小抵罪。以此临阵威胁,可迫其坚定意志。” 丁肃这种人胆小怕事,所以不能提前告知机密,一旦被他提前知道,就有可能被转而投奔晋军。所以这种人只能一边哄骗,一边施加压力,还得说一些大义凌然的好话激励他,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即便死,也是高尚的。 可话说回来,这城里就无人可用,非丁肃不可?可要是能有别人,百里燕当然不能用丁肃。 此去报信,是故意被志军抓获,而且必须是非常惨,丁肃此人胆小如鼠,贪生怕死。试想连这种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都被咸军派出来送信,那肯定是无人可用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再加上丁肃善于狡辩,又是军需令,此番报信非其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