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章 兵临城下 (第2/2页)
调动战船堵塞府河的战船不可能太多,所以必须出奇制胜,迫使赵逊分兵把手。 百里燕有所料算,当然不能让赵逊把一字城外浮桥烧了,非但不能烧,还得留着。 “留着!?为何留下浮桥。” “回赵将军,非但得留着,一字城还得让给晋军。” “这是为何?” “令其过河,过河之后,尹秧城城外空地容不下数万大军驻屯,故而只能分兵进犯,届时我军可一万余人一齐杀出,杀韩合一个措手不及。” 尹秧城除了西面濒临望亲江外,南、北、东三个方向有三四百米的坦途平地,然后被府河包围,相当于江心洲地貌。所以尹秧城外方圆之内根本容不下多少人,韩合一口气也过不来多少兵马,骑兵也很难展开,这是尹秧城建城的关键。 一旦晋军过河,只能是添油战术,人太多,就可能扎堆,人太少,有可能不够。更重要的是韩合不知道赵逊兵力情况,所以: “故而,韩合首次攻城必是试探,我军可倾巢而出,杀他韩合措手不及。” “嗯,言之有理。只是如此行事,风险未免太大。一招不慎,韩合大兵过河,我军极有可能全军覆没于城下。” “是有此可能,故而倾巢而出,需逐波发起攻击,在韩合无法判明我军实力之际,迅速撤回不可恋战,如此方可出奇制胜。” 百里燕说话之际,一字城下府河东畔,一晋国哨骑上前,要求咸军主将出来说话。赵逊示意都尉姚盛露面喊话,姚盛得令,前出敌楼放话: “本将军在此,要战便战,休得啰嗦。” 话音落下,晋军来人说道: “我军奉咸国奉阳君之命,讨伐咸国叛逆,传令你等速速开城投降,众人可免一死,否则概以叛国罪论处。” 听这话,姚盛火了: “尔等晋国小人,趁我内乱占我江东,还有颜面在此大言不惭,妄提乱成贼子,实话告诉你,今日便是他奉阳君来了,本将军也要斩他与马下,给我放箭!” 一声令下,一阵乱箭而下,晋军哨骑仓惶逃走。 此时远处韩合、王硕观察动静,一旁是尹秧城前太守钱玉,这时韩合问: “太守钱玉,此人你可认得。” “认得,下臣认得。乃魏旦所遣右都尉姚盛。”钱玉谄媚道。 “怎么,仅仅只有一个右都尉镇守尹秧城?” “原本只有下臣属兵三千,后右都尉姚盛率两千人移防尹秧,故而有五千人。不过下臣本想献出尹秧城,不了姚盛属军骁勇,未能得逞,只好率军出逃。故而城内守军只有两千,即便有民夫、役兵,不该超过五千,而且多为老弱妇孺。” “既如此,你去叫阵,令姚盛出城来投。” “我?!” 钱玉指了指自己,韩合眼珠一瞪: “不去便是死!” 韩合出言恫吓,钱玉无奈只好骑马前去说降。与此同时,王硕说道: “韩老将军,昨夜骑兵失蹄处我已亲自勘探,坑中乃是陶土与粘土。” “陶土和粘土?” “正是,像是守军以陶土为坯粘土夯实,如此可筑城墙。” “怪哉,真是怪哉。谁人有此见识,竟能短时内找出陶土烧砖筑墙。”韩合愈发觉得尹秧城中有高人,绝对不是一个小小都尉能够办到。 此时王硕又道: “经过仔细勘察,在下断定,昨夜咸军定是利用了我军麻痹,我军在明知东南有坑情况下,利用夜幕乘势而为,引诱骑兵进入坑中,而后争相踩踏,故而昨夜死伤骑兵皆为践踏致死,可见用此计谋者深谙攻心之道。” 不愧是岳父大人啊,这都被你发现了,不过这个时候说这些是不是太晚了。 此时太守钱玉骑马来到阵前浮桥上,冲着一字城便喊话: “姚盛将军别放箭,在下太守钱玉!” 姚盛闻信是钱玉这个王八蛋,心里更火: “钱玉叛贼,你还敢回来!” “姚盛将军,本官是奉了奉阳君之命,借晋军之力,讨伐无道之君,我乃奉召讨逆。而今晋军兵临城下,将军又何必为了暴君姜亥死守城池,如此岂非愚不可及。” “口出狂言,若非你等墨吏,咸国能落到今日这般田地。给我放箭,射死这卖国求荣的叛贼,放箭!” 姚盛一声令下,城墙上铺天盖地箭雨狂泻。这位钱玉大人也不是等闲之辈,直接跳下战马,一头扎进河里躲浮桥下,这才算是躲过一劫。 此贼果然鸡贼,城楼暗处的百里燕不得不暗竖大拇指,这货高明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