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迎风而起 (第2/2页)
嘎嘎”叫了两声——在我身后飞。 江东忽闪了几下翅膀,做了个俯冲,又急速拉升,表示自己行有余力。 领头燕鸥脖子弯曲,“嘎嘎”叫了几声,示意江东往下看。 江东望去,只见近处远处,一团一团的燕鸥群中,不时有一两只小燕鸥掉队,然后慢慢坠了下去。 坠向下面的冰寒雪原。 而且随着队伍的前行,掉队的小燕鸥越来越多。 那些都是身体瘦弱、或者体力不足的。 虽然燕鸥群中不时有哀鸣,但是大家依然维持着动作往前飞,没有停下的。 江东忽然想起来,当时自己收集资料,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数据:每年出生的小燕鸥,最终到达南极圈的,不足一半。 也就是说,跟自己一批出生的燕鸥,有一半将会葬送在去南极的旅途中。 现在这种掉队,只是最初的筛选。 数字是数字,但是这种活生生在自己眼前逝去的生命,确实是很揪心的。 这些留在北极的小燕鸥,面对的结果,几乎只有死亡一途,或者是被天敌杀死,或者是被寒风冻死或者是饿死。 江东默然,他的行进速度默默慢了下来。 整个空中,只剩下风声、翅膀声和偶尔的哀鸣声。 这些瘦弱的燕鸥,除了本身的先天性身体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后天的营养跟不上。 如果能有足够的营养,这些小燕鸥至少能够跟着飞到赤道。 按照这样不疾不徐的速度,燕鸥群飞了三天三夜,一刻也没有落地。 第二天的时候,燕鸥群就离开了海岸线。 一天一夜的功夫,江东的四面八方,也都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 江东心中想了一下地图,现在应该离开北冰洋,进入大西洋北部了。 偶尔可以看到远处飘在海上的冰山,以及跃出水面的鱼。 看着那厚厚的冰山,江东忽然想到了泰坦尼克号。 不知道现在的地方,距离泰坦尼克号有多远。 随着燕鸥群越来越往前,水面跃出的鱼越来越多。从高空看下去,水面之下,全都是碰撞翻滚、反射着耀白日光的各种鱼类。 鱼挤鱼,挤挤鱼。 我靠,北大西洋渔场! 好多食物啊! 江东感觉自己的嘴巴在流口水。 自从出发以来,燕鸥群一直在飞行,从来没有进行过休息和进食。 “嘎嘎!”领头燕鸥忽然叫了一声,然后相应的“嘎嘎”如从波浪一样,传遍了整个燕鸥群。 降落! 大家开始调整角度,收拢翅膀,往下落去。 一群群的燕鸥,从空中降落到水面上。 部分小燕鸥体力支撑不住,落得很狼狈。 江东犹有余力,伸开狭长翅膀,让气流从翅下流过,身体在水面上滑翔,他嘴巴一伸,尖锐的嘴喙一勾,就从水面下叼了一只小鱼在嘴里,然后落在水面上,大嚼了起来。 事实上,不止是江东,整个燕鸥群几乎都在进食。 几百里的水面上,到处都是“嘎嘎”“咕咕”的进食的声音。 大家实在是饿坏了。 特别是那些小燕鸥,一个个几乎是最狼吞虎咽的。 自从他们出生以来,从来没有进行过如此长距离的飞行,消耗很大。 而水里的鱼类,几乎像是从泉眼里冒出来的一样,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连续十五天,燕鸥们每天都吃了个饱。 就连最瘦弱的燕鸥,都变得肥肥壮壮的了。 海面上,燕鸥群时起时落,一个个都充满了活力。 十五天后,领头燕鸥一声令下,燕鸥群再次起飞,这一次,方向变成了东南。 原本湛蓝的天,云雾越来越多,而高空的西南风也越来越大了,温度也越来越高。 江东知道,西南方向来的北大西洋暖流,正在送来赤道的热量。 云雾越来越多,视线阻隔越来越大。 有些时候,整整飞行一天,都看不到水面。 江东不知道燕鸥们是怎样判定方向的,他现在只能亦步亦趋,跟着周围的燕鸥。 至于之前那种许多燕鸥群连绵铺开百里的场面,就不见不到了。 离开了极昼区,夜晚越来越长。而燕鸥们的飞行,是昼夜兼行的,只是有时候很快,有时候又只是慢速地滑翔。 一直飞行了十五天,除了在第十天的时候,燕鸥群在一个小岛上停了半天。 这是个无人荒岛,但是江东发现了这里堆积着厚厚的粪便,看来应该是每年燕鸥们迁徙落脚的固定地方。 除此之外,燕鸥群一直在飞行中。 但是各个燕鸥群出发时间,飞行路线都不一样,江东没有看到其他除了自己之外的燕鸥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